小学语文诗词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 五 )


5.查阅相关资料有时候课文所讲述的内容只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仅仅通过读课文学生了解的内容可能还不够全面,这就需要学生预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 。
如《秦兵马俑》一文,课文虽然通过语言文字对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作了深入的刻画 。
但很多同学不会满足于这些,他们还可能对兵马俑的制造、历史、发现……感兴趣 。
如果课前学生们对兵马俑有了全方位的了解,那么在课上他们对文字也会有更深的体会的 。
我觉得“六字预习”法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所谓六字预习法就是课前预习做到六个字:“读”、“查”、“画”、“批”、做”、“问” 。
1“读”:一读课文前面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明确这篇课文应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了解通过本课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应如何学习本篇课文等;二读课文,将课文读熟、读懂 。
如预习《分马》时,先读“训练重点”,明确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掌握详略主次,主要人物应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那么在上课时就要围绕这个重点去思考 。
读“预习提示”,了解这篇小说写作的背景及故事梗概、主题,有利于读懂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 。
再朗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
弄清了这些,上课分析人物性格时就容易多了 。
2“查”: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等不懂的问题查工具书和有关资料 。
在预习课文时,自己查阅有关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
3“画”:包括在“预习提示”和课文注释里勾画出文章的主题、主要内容、写作方法、文学常识等,便于教读课文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画现文中精彩的词句;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画出课后 。
练习在文中涉及到的地方等 。
4“批”:指批注 。
将“画”出的部分作旁批,即对文中的词语、句子、写作方法、写作特色、课后练习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中 。
5“做”:做读书笔记 。
在笔记本上抄写字词,做到“四会” 。
即会读、会写、会意(弄清意思)、会用(学会运用) 。
在笔记本上摘录文学常识、写出心得体会等等 。
6“问”:提出不懂的问题,在教师上课时求得解答 。
在熟读课文和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预习提示”和课后思考题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去,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 。
以上简要介绍了“六字预习法”的一些基本作法,这只是一些肤浅的认识,对六个字的理解不仅仅是这些,但基本思路是这样 。
如果按“读”、“查”、“画”、“批”、“做”、“问”真正落到实处,就可以说过好了课前预习...
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对对联的研究 过程 与主 要内 容扬州市的建筑风格5、校园设计之我见3、关注青少年上网聊天4、股票(基金)投资中的数学11、环境规划与数学12、数学的发展历史13、以“养老金”问题谈起14、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8、中学生成为教学(学习)主人问题探究12、如何开发解题智慧4、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17、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18、购房贷款决策问题5、劳动状况)15、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13、哪家超市最便宜21、购房贷款决策问题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题1、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及文学考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18、有关房子粉刷(装修)的预算6、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7、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8、数学中的黄金分割22、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23、如何存款最合算20、珍爱生命,远离毒品7、大话《三国》8、撩开图书馆神秘面纱9、黄金数的广泛应用9、剖析赵本山小品的艺术风格2、中学生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公德)14、学生的劳动观(家庭、学校提供一些研究性学习的参考题目、广场文化15、书店管理与图书馆规划16、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17、广告的昨天、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 。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3、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9、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10、中学生与网络世界11、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24、数学灵感的培养25、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26、80年代新生活调查10、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1、被遗弃的角落11、中外科幻文学的发展12、有关低龄出书的思考13、我们生活中的广告14、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15、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16、中学生的消费状况16、金钱与人生17、知与行(终身学习等)18、丈量教学楼19、对钱的看法2、对公交车上某一现象的探究3、各超市物品的价格4、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5、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6、加入WTO对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7、诗词雅韵6,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