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的诗词 玫瑰的诗词( 四 )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李煜自述囚居生活,抒写亡国离愁的佳作.词的上阕,写深秋月夜,词人独处的情景,"无言独上"点明了词人沦为阶下囚,受人监视的孤苦处境,交代了登楼所见之景.一钩新月,几株梧桐.凄冷的气氛中显示了孤独者的形象. 望江南 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这是一首忆旧词 。
原作有两首,内容相近,这里选第一首 。
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居汴京时的作品 。
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 。
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
”句意是:一切的悲愤,都来自昨夜梦中之事 。
这句话总领全词,点明主旨 。
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 。
梦中的事固然是他时时眷恋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了 。
廖廖八字将日夜思念、悲愤交加、郁愁难解的心情概括地描述出来 。
有荡气回肠之至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这三句均写梦境 。
在梦境中又重现了昔日南唐春季去游上苑时的欢乐情景 。
“车如流水马如龙”这句话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本该为:“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在唐诗中也有成句:“车如流水马如龙,仙史高台十二重 。
”尽管前人一再说过,却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一经李煜入词,便成佳句 。
原因在于:一是出现在梦境中,富于迷离惝之感;二是有上下文烘托,犹绿叶之扶红花 。
此句虽只七字,却写出了内苑车马喧阗的景象,而词人游兴之浓,亦寓于字里行间 。
紧接着再加上一句充满赞叹情味的结尾——花月正春风 。
这一句写出了游赏时间和观赏对象;同时还象征着李煜生活中最美好,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
这一句将梦游之乐推向最高潮 。
而词却就在这高潮中陡然结束 。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上作者更想表达的是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 。
梦境越是美好,现实就越是悲惨 。
这是一种“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 。
这首小词,“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 。
“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两说都可通 。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
“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 。
其实语出白居易...
李煜诗词15首带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有人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 。
此话看来,很是在理 。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相当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如果撇开思想内容,仅就艺术技巧来说,大部分词作已经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小令 。
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 。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