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鄱阳湖 诗词 鄱阳湖 古诗词( 六 )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谦科的考试 。
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人选 。
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 。
相传当时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肤为子孙得两宰相 。
"仁宗所说的两人就是指苏轼和苏辙 。
苏家两兄弟一心所期待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登上宰相之位,他们的亲苏洵也为此欣喜不已 。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 。
去上任时,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通往西边的郑新门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分手道别 。
后来苏轼把当时所作的一首 《留别诗》收集在自编《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表示这首诗是自己的处女作 。
他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由于很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困难 。
后来奉上级的命令到太白山上求雨 。
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扶风官舍的北边筑了一个亭子,名?quot;喜雨亭",他也有感而发的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并以轻快的笔调抒发了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 。
三、反对变法 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心 。
为了应付山陵的需要,他编了不少木筏、竹筏,想顺渭水东下,可是水太浅,木筏便停滞住了,他非常着急,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设法运出 。
后来又碰上西夏人侵,边境上的老百姓非常恐慌,他日夜奔波,供应军粮民食,十分的辛苦 。
除了疲于工作,苏轼还得应付官场上的种种关系 。
由于之前所学的圣贤教诲...
写出苏轼的诗或词一首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
枕头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 。
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 。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 。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 。
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
”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
”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