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英译 古诗词英译有什么意义

诗词英译 古诗词英译有什么意义

找一些简单的古诗词英译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解析:全词无一句不明晰 。
上阕一二句借评述他人对江南的赞美写出自己对江南的眷念 , 三四句接着以典型的江南水光风光回应“游人只合江南老”;下阕不像其他词人那样拓开一层或转入一层 , 而是紧接上阕 , 一二句写江南女子的可爱 , 与上阕写景的两句呼应 , 三四句再回应“游人只合江南老” , 在对江南美景的沉醉中写出人生的惆怅.全词没有艳丽的色彩 , 没有绵密朦胧的意象 , 也没有断续跳跃的层次 , 而是色彩清淡、结构疏朗、意脉流畅 , 这就是韦庄与其他西蜀花间词人的不同之处 。
英语诗词翻译the leaf is appearing on the trees, it sounds like talking something.the buds are in full blossom.their greenness is sort of sadness.is it that they reborn,or we are getting old?No, they died also.the trick of looking new yearly that they have, is written down in the bunch of grains.endless thresh in castles.the month of May, everything come back to life.it sounds like telling they died last year.but they reborn again year after year.菲利浦·拉金《树》树正在长出叶子仿佛一些事情就要说出来;嫩芽放松着铺展开 , 它们的绿色就是一种悲凄 。
是不是它们再生了而我们老了?不 , 它们也死了 。
它们看起来年年常新的诡计写在谷粒的声音里 。
永无休止的城堡仍然打谷在每一个万物复苏的五月 。
去年死了 , 它们似乎在说 , 重新开始 , 重新 , 重新 。
诗词翻译英文 In the same valley,Still forgotten wild lilies bloom againwhen the spring comes again.At the place where grassed fernsStill remains the old fragrance.However,Nobody nobody would remeber usand we have had the sadness and pleasure,furthermore,times gets further away,finally,merely remains a few anonymous poemswith a light setting sun.因为是诗歌翻译 , 我尽量按英文诗的意韵来翻译 , 纯属自己手工翻译 。
希望你的老师能认可 。
用英语翻译古诗《凉州词》 北齐二首李商隐一笑相倾国便亡 , 何劳荆棘始堪伤 。
小怜玉体横陈夜 , 已报周师入晋阳 。
巧笑知堪敌万机 , 倾城最在著戎衣 。
晋阳已陷休回顾 , 更请君王猎一围 。
【诗词赏析】这两首诗是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 , 以借古鉴今的 。
两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议论附丽于形象 。
既是咏史 , 便离不开议论 。
然而好的诗篇总是以具体形象感人 , 而不是用抽象的道理教训读者 。
议论不脱离生动的形象 , 是这两首诗共同的优点 。
第一首前两句是以议论发端 。
“一笑”句暗用周幽王宠褒姒而亡国的故事 , 讽刺“无愁天子”高纬荒淫的生活 。
“荆棘”句引典照应国亡之意 。
晋时索靖有先识远量 , 预见天下将乱 , 曾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叹道:“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这两句意思一气蝉联 , 谓荒淫即亡国取败的先兆 。
虽每句各用一典故 , 却不见用事痕迹 , 全在于意脉不断 , 可谓巧于用典 。
但如果只此而已 , 仍属老生常谈 。
后两句撇开议论而展示形象画面 。
第三句描绘冯淑妃(“小怜”即其名)进御之夕“花容自献 , 玉体横陈”(司马相如) , 是一幅秽艳的春宫图 , 与“一笑相倾”句映带;第四句写北齐亡国情景 。
公元五七七年 , 北周武帝攻破晋阳(今山西太原) , 向齐都邺城进军 , 高纬出逃被俘 , 北齐遂灭 。
此句又与“荆棘”映带 。
两句实际上具体形象地再现了前两句的内容 。
淑妃进御与周师攻陷晋阳 , 相隔尚有时日 。
“已报”两字把两件事扯到一时 , 是着眼于荒淫失政与亡国的必然联系 , 运用“超前夸张”的修辞格 , 更能发人深省 。
这便是议论附丽于形象 , 通过特殊表现一般 , 是符合形象思维的规律的 。
如果说第一首是议论与形象互用 , 那么第二首的议论则完全融于形象 , 或者说议论见之于形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