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与崇祯皇帝一起自缢殉国的宦官 也是中国唯一葬入皇陵的太监 顺治帝御笔撰写碑文 康熙帝专程祭拜
王承恩是明末宦官,深得崇祯信任 。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 。虽然王承恩只是一个宦官,并且于国于民并没有做出值得称颂的功绩,但他在国家破亡之际却能舍身追随崇祯帝,做到杀身成仁,其忠义气节却值得世人尊敬 。
古往今来,太监这个群体都不是人们待见的群体,可是有这么一个人,在大明朝灭亡之时,当文武百官已经作鸟兽散,他却陪着崇祯皇帝孤零零地走上了煤山 。崇祯帝自缢之后,他跪拜完毕,从容不迫地在旁边的一棵海棠树上自缢身亡 。
杀入紫禁城的闯王李自成,也被崇祯帝一家自杀殉国的精神震撼,让人合葬帝后之后,也将这位陪着崇祯帝自缢的太监王承恩礼葬一侧 。对忠臣义士的尊重,是融化在中华民族道统血脉中的,也是发自内心的推崇 。
每次读到王承恩的故事,都能想起文天祥的正气歌 。如果没有南宋的灭亡,文天祥这位状元的骨气也许不会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如此磅礴大气!当他辗转于惶恐滩头、零丁洋里之时,从未想过自己的生死,考虑的只是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危难 。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这首正气歌,歌颂的是古往今来的忠义之人,这些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舍生忘死,取义成仁……千秋之下,他们虽死犹生 。就如这位太监王承恩 。有人说,他为千百年来被人忽略轻视甚至鄙夷的太监群体正了名,在太监这个群体中,依然有人不逊于同时代的任何士子清流 。
王承恩,出身贫寒,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成为孤儿的他被远房亲戚送入皇宫,当了一名小太监 。从此开始了他坎坷不平的宦官生涯 。《明史》中为王承恩立传,这样评价他:“王承恩,太监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礼秉笔太监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营 。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 。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 。帝召承恩,令亟整内官,备亲征 。夜分,内城陷 。天将曙,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 。福王时,谥忠愍 。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 。”
【王承恩:与崇祯皇帝一起自缢殉国的宦官 也是中国唯一葬入皇陵的太监 顺治帝御笔撰写碑文 康熙帝专程祭拜】王承恩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太监身份葬在皇陵的人,对所有人来说,王承恩已经超越了士子太监的分野,而是与一个王朝生死追随的忠臣 。提到他,人们想到的是亡国之痛,是忠烈之行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锦集
- 三金|三金算彩礼还是算赠与
-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降低期待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思维模式
- 筐出未来-过去与现在
- 《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的读后感大全
- 美丽心灵
-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100字
- 《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