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诗词古代200首 励志诗词古代200首霸气( 七 )


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
3.《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 。
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
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 。
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 。
象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 。
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 。
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
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
由于此诗艺术上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给予极高的评价 。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 。
”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 。
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如前举之岑参)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
4.《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赏析: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
古代杰出少年故事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 。
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 。
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 。
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 。
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
”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古代名人勤学的故事 刘绮燃荻读书 。
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
苏廷吹火读书 。
“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 。
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
” 常林带经耕锄 。
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 。
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
” 李密牛角挂书 。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 。
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
此事被传为佳话 。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 。
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
管宁割席分坐 。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 。
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 。
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 。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