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颂郑成功诗词对联 郑成功诗词( 二 )


对联基本知识基本简介对联矢量图__春节_节日素材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
[2]民间书法高人写春联4-对联 推荐视频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 。
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 。
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
[3]著名书法家李啸先生隶书对联创作视频历史渊源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
[4]婚庆对联源文件__PSD分层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 。
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 。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
”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现代所见的春联 。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 。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
[5]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
这些国家21世纪初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
主要分类折叠按用途分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
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 。
(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寿联)[6]3、挽联:哀悼死者用 。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
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5、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
6、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
(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
(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 。
(旅店)7、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 。
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
对联折叠按字数分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 。
折叠按技巧分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
折叠按位置分1、楹联 :挂于楹柱之上,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
2、门联:贴于大门之上 。
3、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
折叠按联语来源分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