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词中杨贵妃的形象 长恨歌中杨贵妃的形象( 四 )


对《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理解 。
有人认为意在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 。
[1]有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一首爱情诗,“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 。
[2]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至今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
笔者认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正是诗人为这首长歌所取的诗题,即“长恨”二字 。
所谓“恨”就是遗憾、遗恨,对这一情感的全面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
全诗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
前一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 。
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 。
作品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 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 的安史之乱 。
这是悲剧的 基础,也是致“恨”之因,这一部分的讽喻意味是很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很辛辣的,讽喻论者的依据主要来自这一部分 。
后一部分具体描述 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 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 。
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 。
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 下 。
玄宗借 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 。
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 “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 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 题 。
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 。
这是爱情主题说的根据 。
可以说,《长恨歌》既对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杨贵妃以色邀宠有所批判,特别是在诗歌的开头;又对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感情有所同情,甚至歌颂,特别是在他们的爱情发展成悲剧之后 。
对此,陈鸿的《长恨歌传》有很好的说明:“……质夫(白居易友)兴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指玄宗与举杨贵妃的故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 。
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 。
”不难看出,作品既包含着对主人公的同情,又隐含着对统治者的讽喻,较好的体现了最初的创作意图 。
对这一意思,我们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
首先,诗中的最后一节在铺写了李杨二人生死隔离思而不能乡间相爱而不能复聚的情况之后,诗人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两句意味深长的诗句结束了全篇 。
在诗人看来,一对彼此刻骨思念的情人遭遇这样的不幸,正是一个令人哀怜的悲剧 。
这对于这对情侣来说,以至对于后人来说,都只能为之遗恨千古悲叹不已,在诗中,作者也流露出对两位悲剧主人公的莫大同情 。
《唐宋诗醇》谓:“结处点清‘长恨’,为一诗结穴,戛然而止,全势已足,更不必另作收束 。
”在这点题之笔里,刻骨的相思变成了不绝的长恨,特殊的事件获得了广泛的意义,李、杨的爱情得以升华,普天下的痴男怨女则从中看到自己的面影,受到心灵的震撼 。
诗以“长恨”命题的意义,似乎正在于此 。
其次,我们还应看到另一方面 。
《长恨歌》写的不是一般的爱情,它是封建帝王和获取专宠地位的贵妃之间的“爱” 。
这种爱在宫廷内即表现为“重色”和邀宠 。
白居易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曾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
”[3]因此,在重视结句的同时,我们同样不应忽视对作品首句的分析 。
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可谓一语双关 。
“思倾国”,果倾国 。
正如古人所说:“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自是有银河 。
石壕村中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
”的确,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夫妻离散,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爱情悲剧举不胜举,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之所以打动人心,还因为主人公的特殊身份 。
正是这种特殊性,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历史意义 。
我们不能不说,安史之乱这场浩劫的发生,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贻误政事,有很大关系 。
因此,诗人在描写这个悲剧故事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悲剧发生的原因 。
在白居易看来,唐玄宗过分地宠爱杨妃,不理朝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