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主题 思想 主题思想( 二 )


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 , 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 。
山水田园诗 。
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 , 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 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
羁旅思乡诗 。
抒写羁旅之愁 , 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 , 忧愁伤感 , 真切动人 。
咏史怀古诗 , 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 。
追慕古人 , 表缅怀之情 , 实则是怀古而伤今 , 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 , 多为借古讽今 , 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
以上几点谈到了快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 , 在迅速领会古诗大意的基础上 , 下一步就是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
二、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和其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 , 古典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把握 。
(一)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 。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幽幽 , 独怆然而涕下 。
”直接抒情 , 表达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 。
还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 , 明朝散发弄扁舟” ,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 都是直抒胸臆 , 真切感人 。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 , 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 。
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 , 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以丞相祠堂的冷落凄清来表达命运不济 , 壮志难酬的失落;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 , 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 , 感人至深 。
2.象征和托物言志象征是借用某种...
古诗词的意境与意象及主题思想 人之一世 , 草之一秋 。
人至天命之年 , 应该就是如岁月至秋了 , 一切都是在轮回 。
以往的春光再明媚 , 到了此时也只剩下秋日余辉 。
有道是壮士暮年 , 其气自短 。
不管你年轻时是如何的春风得意马蹄疾 , 但只要跨入到这个门坎 , 也只能在风起云涌的红尘中叹既往矣 。
古人与文人多悲秋 。
其实伤秋也好 , 悲秋也罢 , 只是古今之人面对满目苍夷 , 仰望寒风枯叶 , 低思人生过往而生的人世沧桑之感 。
是的 , 面对物欲横流 , 想随遇而安明了取舍 , 并非易事 , 多少人为此身心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
光宗耀祖乃是国人的传统 , 但有道是“古今将相今安在 , 荒冢一堆草没了”;名利兼收是人人梦寐之求 , 但有道是“世事终是一盘棋 , 人算不如天算” 。
那人到底该谋些什么呢?红楼梦里的好了歌 , 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警言 , 当知足常乐了 。
人已至秋 , 应该就是如月至秋自盈而亏 , 理应懂得了许多事理 。
世事如风云变化 , 生活中太多的缺憾 , 太多的扼腕长叹 , 只缘我们不知道守住已有的幸福 , 还在追逐着莫名的完美 。
其实月之阴晴圆缺 , 人生不如意十之有九 。
其实现实生活中 , 完全没有必要过多的计较事物的前因后果 , 完全没有必要太多的患得患失 , 平淡的面对一切 , 做自己想做、能做、做得好的事 , 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
就如面对中秋之月 , 人人都知道月圆是苦历了月缺 , 辉煌过后必定是暗淡 。
岁月至秋 , 失去的已经失去 , 收获的已经收获 。
人已至秋 , 最终也会象草木一样 , 在秋风中绽放出一生中最后的光华亦将无可奈何地走向没落 。
站在人生顶峰上的人呀 , 至关重要的是应该懂得这些应该懂得的一切 ,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原本就是一个椭圆.
诗歌鉴赏 意境 思想感情 诗歌的意境一般都是为了烘托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 所谓以景衬情 , 借景抒情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