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诗词 关于赤壁之战的古诗( 四 )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
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 。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
”鲁肃独不言 。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
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 。
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 。
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 。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 。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
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 。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
”因拔刀斫前秦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 。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 。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
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 。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 。
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
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
关于三国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
东汉末年,曹操在统一北方以后,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率兵二十余万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军五万,共同抵抗 。
曹兵进到赤壁,小战失利,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
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远来疲惫,疾疫流行,不习水战,后方又不稳定等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 。
赤壁之战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两千年,火攻破曹也已成了千古之定论,但关于火攻的某些细节却一直似是而非 。
遍阅正史诸葛亮借东风说无记载借东风一说,于严肃的正史并无记载 。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蜀·诸葛亮传》,该书是这样叙及这个时期的诸葛亮的:“先主至于夏口 。
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 。
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 。
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 。
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率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
曹公败于赤壁 。
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 。
”《三国志·吴·周瑜鲁肃吕蒙传》中叙及此事时说:“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 。
遂共图计,因进驻夏口,遣诸葛亮诣权 。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
’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 。
先书报曹公,欺以降 。
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
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