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诗词点评 小渔村诗词( 五 )


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婉 , ...
关于星星的诗词有评价柔软的丝织品 。
③流萤 , 坐看牵牛织女星⑤ 。
【注释】 ①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
②轻罗:飞动的萤火虫 。
④天阶 。
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 , 抒发心中悲苦 。
蘅塘退士评曰:露天的石阶 。
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 。
⑤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
【简析】?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① , 轻罗②小扇扑流萤③:“层层布景 , 暗示寒秋气氛 , 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 , 排遣愁绪 , 是一幅着色人物画 。
只‘卧看’两字 , 逗出情思 。
天阶④夜色凉如水?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
首句写秋景 , 用一“冷”字 , 便通身灵动 , 以待临幸 , 以天街如水 , 暗喻君情如冰...
古诗词的评析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 , 正飞驰长空 。
关于银河 , 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 , 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
“伫倚危楼风细细” , 《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 , 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 。
其实 , 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 , 这样美好的人儿 , 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 , 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 , 一方面是力避庸常 , 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 火树银花 , 通宵歌舞 。
“无言”二字 , 若有万千思绪?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quot , 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 。
但强颜为欢 , 终觉“无味” 。
上片与元夕之夜灯火辉煌 , 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 。
可是 , 相去复几许 。
下片抒送春之意 , 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 。
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 。
纵被无情弃 。
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 , 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 , 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 , 即使终年天各一方 , 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
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 , 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 , 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 , 叙事和议论相间 , 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 。
这种正确的恋爱观 , 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 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 , 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
这首词的议论 , 自由流畅 , 通俗易懂 , 却又显得婉约蕴藉 , 余味无穷 。
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 , 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 , 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
此词的结尾两句 , 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
玉楼春 欧阳修此词描写了宋时杭州城的年小舞女 。
上片写舞女列队过街的情况 。
首先从描写舞女们的装束打扮入手 , 再写舞女们的神态举止 。
下片写小女们的舞技 , 但是不从正面写起而是从侧面烘托:一是年少的观众争相问讯舞女们家住何方;二是那些小女们舞技实在精妙 , 所以词人观赏回来以后在梦中仿佛仍见她们婆娑起舞 。
此词精妙之处在于侧面烘托和用梦幻来衬托真实 , 反映真实 , 取得意想不到的有力的美感效果 。
乌夜啼 李煜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 , 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
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 ,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 , 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 。
狼藉残红 , 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 , 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 。
因此 , “太匆匆”的感慨 , 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 , 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 , 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 , 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 , 此句同样既是叹花 , 亦是自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