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赛演讲 关于古诗词的演讲稿

古诗词大赛演讲 关于古诗词的演讲稿

适用于古诗文演讲比赛的古诗春 江 花 月 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读作xian.第四声)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一作“指”)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为了押韵,所以读xiá)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一作“花”)摇情满江树 。
...
主持人演讲稿(关于古诗)五年级班队会的题目是古诗词比赛.急需主持...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注释] 1. 示儿:给儿子们看 。
2. 但:只 。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
6. 乃翁:你的父亲 。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
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
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xiàn) 。
【作者介绍】 见《清平乐·村居》 。
【解题】 这首《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原有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 。
黄沙即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冬,辛弃疾被弹劾,罢去江西安抚使一职,退居上饶带湖、瓢泉一带,一住近二十年 。
这期间,词人常常经行于黄沙道上.很喜爱这里的景色,于是写下不少描写这一带风光的词作,这首《西江月》便是其中之一 。
它描述词人夜行黄沙道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生动地表达出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爱好和对农事丰收的喜悦 。
“西江月”是词牌名 。
【注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明月别枝惊鹊:明亮的月光,惊起在树上栖息的乌鹊,从这一枝跳到了另一枝 。
别枝:飞离原来栖息的树枝 。
这一句的正常词序应该是“明月惊鹊别枝”,为服从词牌格律的要求,调整成这个样子 。
清风半夜鸣蝉:半夜里清风吹拂枝头,蝉也应和着乌鹊的啼叫声叫了起来 。
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很灵敏的,它们在黑暗中一遇到明亮的光线时,往往要惊动起来 。
而蝉因鹊惊鹊啼、清风吹动枝头,也随之叫了起来 。
○两句写夏夜明月清风和林间景物,有动有静,刻画传神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