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的诗词 新时代湖湘文化诗词( 五 )
字康侯 , 谥号文定 , 宋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
湖湘学派 的奠基人 。
绍圣四年(1097)进士 , 为太学博士 , 旋提举湖南学事 。
后迁居衡阳南岳 , 主要从事学术研究 , 创办碧泉、文定书院讲学 , 在南岳完成了理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春秋传》胡安国为程颐门人 , 又与游酢、谢良佐、杨时等游 , 胡寅称其“宏纲大用 , 奥义微辞 , 既于笔削之书发挥底蕴” , 而“记诵训诂、辨说词华之习 , 一不与焉”(《进先公文集序》) , 谢良佐称其“如严冬大雪 , 百草枯死 , 而松柏独秀” 。
清康熙皇帝颁赐其祠匾额称“霜松雪柏” 。
著有《春秋传》 , 今存三十卷;又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 , 今已佚 。
《全宋诗》卷一三七○录其诗22首 。
明清之际 , 湖南衡州出现了理学集大成者王船山 , 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大本营 , 而这一时期在湖湘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 。
明崇祯 年间 , 王夫之求学岳麓书院 , 师从吴道行 , 崇祯十一年(1638年)肄业 。
在校期间 , 吴道行教以湖湘家学 , 传授朱张之道 , 较早地影响了王夫之的思想 , 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学统中的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 。
明亡后 , 清顺治五年(1648年) , 王夫之在衡阳举兵抗清 , 阻击清军南下 , 战败退肇庆 , 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 , 以反对王化澄 , 几陷大狱 。
至桂林依瞿式耜 , 桂林陷没 , 式耜殉难 , 乃决心隐遁 。
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 , 窜身瑶洞 , 伏处深山 , 后回到家乡衡阳潜心治学 , 在石船山 下筑草堂而居 , 人称“湘西草堂 ” , 在此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王夫之三十三岁以后就开始“栖伏林谷 , 随地托迹” , 甚至变姓名为徭人以避世 , 直到他死去 。
刻苦研究 , 勤恳著述 , 垂四十年 , 得“完发以终” , 始终未剃发 。
这是一个孤高耿介的人 , 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稀有的人物 。
请问湖湘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今天应该如何去弘扬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的特点 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 。
身在其中的湖南人 , 都无不深受她的影响 , 接受她的洗礼 , 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打上她的烙印 。
对于许多湖南人来说 , 他们都因有这一文化的深厚底蕴而骄傲 , 而自豪 。
正是有了这一文化的熏陶 , 那些走南闯北的湖南人 , 才能演绎出自己光芒的人生 , 并为世人所敬仰 , 从这一意义上说 , 湖湘文化又超出了她的地域 , 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所关注的文化
湖湘文化的精华在于什么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著者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淳朴重义” , “勇敢尚武” , “经世致用” , “自强不息” 。
“淳朴” , 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 。
“重义” , 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 。
“勇敢尚武” , 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 。
二者融贯 , 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强力特色 , 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 。
也就是钱基博先生所说的:“湖南人所以为湖南 , 而异军突起以适风土者 , 一言以蔽之曰强有力而已 。
”“经世致用” , 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 , 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 , 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 , 就成为—种“当今天下 , 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 , 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
“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 , 而在湖湘文化中 , 则将它列为“人极”的范畴 , 视为文化的“极则” 。
这就赋予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哲学依据 。
- 端午节祝福的古诗词 祝福新婚的著名古诗词
- 现代感恩的诗词 感恩父母的诗词
- 一双英语单词 - 请求的的英语单词
- 东北大豆_大豆和黄豆的区别图片
- 描写春雨惆怅的诗词是 描写春雨的诗词
- 初秋 诗词 致辞 欢迎宴会致辞诗词
- 珍惜亲情的诗词 关于珍惜亲人的诗
- 形容精巧发饰的诗词 形容精巧细致的成语
- 暂时的分离 古诗词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形容放不下过去的诗词 形容放不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