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两首读后感100字 古诗词读后感800字( 二 )


读《望洞庭》时,那美丽的景色一次次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记 。
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感觉到西湖的美都能和四大美女中的西施相比了 。
读了《悯农》这首诗,我想到我们国家有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费掉一粒米,那一年就是1万亿多粒米,农民伯伯的辛苦不就白费了吗?仅仅这些,读古诗80首,我会学进很多很多的知识,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情操,古诗为我国文化遗产之一,希望大家不要把它遗忘!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有感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首古诗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 今天我就讲讲这首古诗吧!这首诗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 。
一次,苏轼乘着船在西湖中饮酒,恰逢天晴后又下雨,景色十分迷人,乘兴而作此诗 。
第一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第二句描写雨天西湖的山色 。
这水光山色,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奇妙 。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两句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把西湖写活了,突出了西湖的神韵 。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是因为西施无论是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而西湖,不管是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
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十分形象的,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
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
其实西湖不仅“晴方好”“雨亦奇”,她的一年四季也是风景各异,美丽动人 。
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 。
柳丝时而轻拂你的脸颊,时而轻轻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的摇撸声和远处动听的琴声,多么让人陶醉啊! 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 。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淤泥而不染” 。
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如玛瑙般的露珠,又守护着婷婷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简直是一幅大画家的画卷也无法比拟的自然风景画 。
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 。
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流连忘返;湖面上,荷叶像害羞的小姑娘,都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她们在提醒和等待着人们去采摘那根下的莲藕呢,这时候,人们划着轻快的小船,哼着悠闲的小曲,轻轻地采下莲藕 。
那一只只莲藕呀,白白胖胖的,像一个个一丝不挂的小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 。
你要是从筐子里随便拣上一只,洗洗干净咬上一口,脆生生的,那味儿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
西湖的冬天也不例外,虽然花儿都谢了,但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雪天,银装素裹,湖边的孩子们在欢乐地玩耍,欢笑声、雪飞声,融合在一起,谱出一曲美妙的交响曲 。
生在杭州的我不禁感叹:西湖真美好啊,我们的家园真美好啊!我愿大家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细心呵护我们的西湖 。
愿诗中的美景常在,愿我们的西湖更加婀娜多姿,愿我们的家乡永远美丽动人!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00字】作业帮中国文字也才几千字而已,平平常常的几个字,但组合在一起,竟然有这么不可思议的意境,或高昂,或悲愤,或喜悦,或清新,或抒情,或朦胧等等的不同情感,更是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少佳片名句,每每令人流连忘返,欲陷其中,自拔不能!古代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山东古诗词大赛2015观后感100字老师今天布置作业,让我们回去看山东少儿频道的《经典诵读大赛》,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了,看完之后,我有许多感想 。
晚上九点五分,比赛如期开始了,我仔仔细细的看,这是一个对于少年儿童积累诗词的比赛 。
主持人先让选手们上场,上场之后,主持人宣布比赛分三局,第一局是根据大屏幕所给的重点字词答诗,必须在五秒钟之内说出来自己的答案,不然的话就取消这一轮的机会了 。
第二轮会出来一些小朋友扮演的诗人,小朋友会出题给选手们做,有10分的,20分的,30分的,选手自己选题,还是五秒钟之内,打错加分,打错减分 。
第三轮是让选手们到幼儿园去教小朋友背古诗,成功或者不成功,不加分不减分 。
我的感想:古诗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要把它学好,看,小选手们可以急中生智,轮到自己是毫不紧张,不假思索就说出来了,我们却总是学了就忘了,记不住太长时间,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把自己国家的古文化学到最深点,学到最深处,还有我们要学习选手们的惊人毅力,他们在台下肯定也没少吃苦头,俗话不是说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自己的头脑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