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诗词 大慈恩寺

慈恩寺诗词 大慈恩寺

写大雁塔的诗词《谒大慈恩寺》-“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
华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 。
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 。
寥阔烟云表,超然物外心 。
”(李治,唐高宗皇帝)《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
”(上官婉儿)《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
”(李适,字子至)《题慈恩寺塔》-“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
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 。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章八元,唐代宗大历六年进士)《礼慈恩寺题诗》-“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 。
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头流饮酒”(吕大防,北宋进士)《登慈恩寺雁塔怀汴京》-“四面八方风韵悠,南山秦岭竟深秋 。
紫微星隐将临顶,黄菊花开未解释 。
叠叠燕台迷蓟羯,层层雁塔却幽州 。
汴梁已有兴邦志,为爱东楼难得收”(蔡榷,北宋举进士)《秋夜登慈恩寺塔》-“河汉西流秋夜长,登临高塔思茫茫 。
谁将笛怨吹衰柳,况复砧声杂细螀 。
太液光浮龙塞月,曲江寒带雁门霜 。
愁来此际知多少,思妇羁人总断肠 。
”(秦定远,清朝人)《慈恩寺上雁塔》-“忆从初地擅名扬,阅劫来游竟渺茫 。
韦曲花深愁暮雨,终南山古易斜阳 。
高、张、岑、杜诗篇冷,天宝开元岁月荒 。
莫笑众贤名易朽,塔前杯水已沧桑 。
”(洪亮吉,清进士)《水调歌头?庚戌中秋晚登雁塔看月出》-“扶醉问明月,更上最高层 。
一年今夕偏好,毕竟是何情 。
说甚长安远近,曾与九霄多榜,万里共光明 。
宫阙水晶域,天地玉壶冰 。
秦山影,泾渭色,眼前清 。
惟有霜砧画角,犹向耳边惊 。
子弟梨园白发,姊妹昭阳飞燕,歌舞尽无声 。
几照马韦嵬驿;不独汉家营 。
”(张伯驹,字丛碧 。
任《词学》编委)《咏慈恩寺雁塔》-“凌空雁塔耸云霄,设计匠工何巧雕 。
俯瞰平岗山海阔,仰瞻秦岭路迢遥 。
塔门吞吐天边月,古刹钟声云外飘 。
历代名人留雅句,慈恩幽广系难描 。
”(蔡多辉,龙江社词长)《登大雁塔》-“一层双折一层天,古塔登临历九旋 。
雁落雁飞怀故土,客来客往仰先贤 。
攀高试学擎云手,摩顶呤成揽月篇 。
千载题名留胜迹,朝凝霞彩暮笼烟”;“绝顶凭凌纵目观,万千景象绕西安 。
金城隐隐旌旗动,兵俑森森剑气寒 。
绿映咸阳连渭水,云连秦岭卷函关 。
骊山秀色垂华盖,今古风流任赏看 。
”(陶绍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咏西安大雁塔》-“谁将彩笔插重霄,雁字书空气自豪 。
历经沧桑仍未老,饱经风雨亦堪骄 。
七层磊落奇特,八面摩空不动摇 。
多少骚人同墨客,争留题咏到今朝 。
”;“登临曾上最高层,北望长安脚下横 。
报晓钟楼犹壮丽,护城雉堞尚峥嵘 。
未央宫殿知何处?历代碑林负盛名 。
文治武功宜不朽,开来尤应奋飞腾 。
”(闻楚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历代咏牡丹诗词大全 咏牡丹赠从兄正封 李益(748-827)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唐·权德兴(759-818)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域 。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
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
独坐南台时共美,间行古刹情何已 。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
赏牡丹 王建(767-830)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
好和熏御服,堪画入宫图 。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
题所赁宅牡丹花 王建(767-830)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