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po古诗词复习课教学设计( 四 )


3/4*2/5= 2/3*5/6= 7/9*18= 3/10÷3/4= 5/9÷5/6=21÷7/9= 3/10÷2/5= 5/9÷2/3= 6/11÷5/12=(4)复习比的知识第二位主持人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
知识性问题: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举例说明?怎样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化简比?难点问题: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练习:3÷4=()/()=()/12=():32=12:()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
2:5 0.6÷0.3 4/7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8:12 0.25:0.45 1/4:1/8(5)复习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第三位主持人上场 。
怎样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呢?主持人点4名同学板演教材第118页第3、4、5题 。
对4名学生做的情况进行评议 。
对比观察第3题第(1)(2)小题 。
数量关系式是:原价*1/5=现价第(1)小题已知原价求现价,用乘法计算 。
第(2)小题已知现价求原价,用除法计算或用方程解 。
学生归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规律 。
单位“1”的量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
验证第4、5题 。
第4题,把地球总面积看作单位“1”,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 。
第5题,先出示学生画的线段图 。
观察线段图结合理解:火车的速度已知,第1个单位“1”的量是火车的速度,求小汽车的速度用乘法计算,第二个单位“1”的量是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未知的,要用除法计算 。
主持人归纳:区分分数乘、除法问题,判断把谁看作单位“1”以及是已知还是未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此外还应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真正掌握知识 。
师:归纳得真好 。
今天三位主持人在场上还有很多精彩表现,请同学们评一评 。
三、应用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七第5题 。
(2)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0、11题 。
(3)完成练习二十七第7、8题,学生做后汇报思路和方法 。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活动,你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第二课时 总复习——百分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19页总复习第6、7题 。
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数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
2、熟练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理解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归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体验百分数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
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难点;归纳知识,形成体系 。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只要我们留心它,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
1、投影出示下面一段文字:湖南汩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 。
10年前初中是2.5%,小学是0.02%,现在小学连续10年的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流失率始终控制0.2%,近三年的数字是0.18%,0.17%和0.15%.2、学生阅读文字,感知其中百分数 。
3、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从上面的百分数中中以看出汩罗义务教育实施情况非常理想;运用百分数很能够直观;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 。
二、复习百分率的知识1、师:看来,百分数的作用还真不小 。
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吗?学生尝试理解流失率、入学率、巩固率的意思,教师指正 。
2、复习已学过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所有古诗教案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