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词最忌重复 母亲忌日怀念 诗词( 四 )


樊须 , 字子迟 。
须、迟都是“待”义 。
张衡 , 字平子 。
衡、平义同 。
陆游 , 字务观 。
游、观义同 。
曾巩 , 字子固 。
巩、固义同 。
班固 , 字孟坚 。
坚、固义同 。
孟轲 , 字子舆 。
轲、舆都是车 。
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 , 但不完全相同 , 可以互为辅助 , 称做“辅助式” 。
如: 梁鸿 , 字伯鸾 。
鸾和写都是飞禽 , 但不是一种 , 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
陆机 , 字士衡 。
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 , 互为辅助 。
郑樵 , 宇渔仲 。
樵是打柴的 , 渔是钓鱼的 , 常为侣伴 , 互相辅助 。
李渔 , 字笠翁 。
渔翁常戴蓑笠 。
陈琳 , 字孔璋 。
琳、璋都是玉石制品 , 互为辅助 。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 , 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 , 如: 曾点 , 字皙 。
点为黑污 , 皙为白色 。
朱熹 , 宇元晦 。
熹是天亮 , 晦是黑夜 。
刘过 , 字改之 。
改了就不为过错 。
王绩 , 字无功 。
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
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 , 意思相顺 , 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 , 这种情况 , 可称做“扩充式” 。
如: 徐干 , 字伟长 。
《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 。
”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 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
曹操 , 字孟德 。
《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 , 死乎由是 , 夫是之谓德操 。
”字和名在一句话里 , 合成德操 , 即道德操守 , 字对名...
请懂的说一些古诗五绝,七绝,律诗的规则和禁忌 。
乐府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 。
“乐府”一名 , 始于西汉 , 惠帝时已有“乐府令” 。
至武帝始建立乐府 , 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 , 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
乐府作为一种诗体 , 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 , 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
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 , 因配合音乐 , 有时也称乐府 。
歌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 。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 , 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 , 二者虽名称不同 , 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
后遂有“歌行”一体 。
其音节、格律 , 一般比较自由 ,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 , 富于变化 。
“行”是乐曲的意思 , 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
赋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 , 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 。
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 。
科举时代之试帖诗 , 因诗题多取成句 , 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 。
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 。
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 , 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联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
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 , 相联成篇 。
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作) 。
初无定式 , 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 , 依次而下 。
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 , 续者须对成一联 , 再出上句 , 轮流相继 。
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 , 绝少佳作 。
集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
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 , 拼集而成一诗 。
现存最早的集句 , 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
古风 诗体名 。
即“古诗”、“古体诗” 。
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 , 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 , 即感伤己遭” , 中有不少名篇 。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 。
诗体名 , 和近体诗相对 。
产生较早 。
每篇句数不拘 。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
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