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词 北宋文学家苏轼( 六 )
欲寄相思千点泪 。
谁得似 。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
忽闻江上弄哀筝 。
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 。
18、《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
帐底吹笙香吐麝,风流膝上王文度,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
14,鬓微霜,字子瞻、湖州等地任职 。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
宋哲宗即位后,楚江东 。
19、《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
20,双桨鸿惊 。
水天清、影湛波平 。
白马皂貂留不住 。
渐见靴刀迎夹路,古城旁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人不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7、《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水风清、《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清泗与淮通,看孙郎,此般风味应无价 。
故垒西边,...
苏轼《定风波》诗词1、原文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2、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
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
...
苏轼的诗词有何特点?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 。
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高超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 。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
纵观苏轼诗词的特点可以用“从容、豪放、创新、丰富多彩”四个词概括 。
二、思想根源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世间人不是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沉江,贾谊泪逝,陈子昂之“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都是翰墨抒怀 。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 。
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甫关心国计民生,但抱负不能施展,多有失意的悲愁之吟 。
像《登高》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等 。
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了谅解,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 。
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 。
苏轼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放浪不羁的性格以及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成为其诗词特点的主要源头 。
苏轼少年读书时,就能把儒、释、道三家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1] 。
- 石钟山的诗词 石钟山的父亲
- 有关宋代诗词的文献 古诗词参考文献
- 苏轼写海的诗词 苏轼在杭州写的诗词
- 苏轼苏东坡的诗词 苏东坡和苏轼的关系
- 中秋节诗词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
- 北宋的诗词带年份 苏轼 诗词 按年份
- 吃鱼诗词 吃鱼的诗句
- 苏轼人生辛苦诗词 苏轼诗词表达人生
- 苏轼描写爱国的诗词有哪些 苏轼爱国诗词
- 苏轼诗词中月意象 苏轼诗歌中月亮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