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美在何处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美在何处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意境之美的文章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 。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 。
? 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 。
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 。
意境美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多方面的 。
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典诗词中人物之形象、事物之传神及用词之精妙,来浅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的认识 。
李白、孟浩然、韦应物等 人为代表创作的山水诗,用自然清新、明艳清丽的语言描物写景,抒情表意,创作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澄明性灵境界 。
如李白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 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等等 。
事 实上,意境的创造决不仅限于此,意境美是一种境界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地说明了诗人追求意境的构思过程 。
它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艰苦的探索,若加工不足则失之 浅露,加工太过则失之雕琢 。
最高境界是一种不露痕迹的美,正如古代的绘画一样,所传达的是意境中的神韵之美 。
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 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字字平淡无奇而境界自出,其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其妙处正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的美在神而不在 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这意境不仅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的人又是如此悠然自乐,尘 虑皆空,真令人流连忘返 。
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诗歌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它从立意命题,内容形式上尽善尽美,追求个性与共性并重,微观与宏观统一,主体与客体交融,是浑然天成,自然和谐的审美境界 。
总 的说来,意境是诗人和艺术家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意识和无意识相互交融,共处于兴奋状态下所获得的既能恰当地寄托自己的情感心意,又能巧妙地使之生发 延展的知觉表象,它只须抓住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自然特征,便能以一种洗练,含蓄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情感上的影响,使景物的特点和人的情怀自然地结合起 来,从而才能普遍引起人的喜悦或为之动容的情感,也就是美感 。
美在何方 阅读答案 急!!! 1.本文题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认为"美"在哪里?2.第二段末句说"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是怎样得来的?3.第三自然段表述了作者对"城市之美"怎样的看法?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本文大量引述了古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请你写出其中两位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 。
①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朝人 。
②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朝人 。
5.文章末段中,作者称他"很多年以前"的一次经验为"真正的觉悟","真正的觉悟"的本质含义是什么?6.本文对你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语句谈一谈 。
(谈一个方面即可)阅读参考答案1、"美"在现实生活中,"美"在每个人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