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美在何处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八 )


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
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 。
他有一首《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
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 。
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 。
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
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 。
“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
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 。
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 。
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 。
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 。
《雨巷》全诗共七节 。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 。
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 。
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 。
每节押的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 。
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 。
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 “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 。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
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读小夜曲 。
一个寂寞而痛苦读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 。
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 。
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
古代唯美诗词古代唯美诗词:1、《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2、《离思五首》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 。
3、《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 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 当时已惘然 。
延伸:唯美的意思是追求绝对的美,但真正意义上的唯美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 。
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 。
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 。
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 。
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