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四大名著的诗词 四大名著的诗词( 三 )
关于评论中国四大名著的书籍马瑞芳:背上《红楼梦》可以走天涯 《红楼梦》充满了三趣:情趣,谐趣和雅趣 。
它又不仅仅是小说,它把中国古代文学的各种样式,诗词歌赋都吸纳进来了,把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建筑、园林等等都利用起来为小说家讲故事服务 。
《红楼梦》是最好的小说,是怎么看怎么好玩的小说,所以毛主席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除了军事以外的书全精简了,但保留了一本《红楼梦》 。
有人说,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但是不可以没有《红楼梦》,这话说得很夸张,但想想有几分道理,咱们现在有多少人离开中国到全世界各地,想家了背上《红楼梦》走天涯,不管走到哪儿都可以把《红楼梦》兴致勃勃地看下去,所以一本《红楼梦》在手,五千年伟大文明的祖国就留到心里了 。
周思源:《水浒传》充满了阳刚基因 《水浒传》代表了一种似近又远的文化记忆,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似乎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了,可是它又时不时地在我们眼前晃动 。
不说别的,就说最近那张野生华南虎的照片闹得全国上下不得安宁,要是搁到“水浒”的那个年代,南宋到元末明初那个年代,绝对没人争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那肯定是真的 。
“水浒”还充满了阳刚基因,这在鲁智深身上尤为突出,惩恶扬善,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相比而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阳刚基因要比阴柔基因略少一点 。
沈伯俊:《三国演义》对民族性格影响最大 在四大名著中,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影响最大的就是《三国演义》 。
它是一部“说大事”的书,它跟《水浒传》关系最亲近,但是和《水浒传》相比又不一样,《水浒传》里面很多人物充满了英雄气概,“三国”人物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国事情怀,我们看“三国”,不太关注日常生活家庭关系,比如曹操有几位夫人,有多少儿子,罗贯中关心的是天下大事社稷苍生,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文化品格中最突出的一点 。
而这个关心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与亿万民众的爱憎褒贬血肉相连,正因为这样,《三国演义》在中国人民当中产生了远远超出它自身艺术水准的巨大影响 。
《三国演义》和它延伸的诸多文化现象不仅是广义三国文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成分,它不仅仅是一种久远的记忆,实际上它还影响着我们的当下生活 。
钱文忠:《西游记》直射汉民族的性格 《西游记》从大的角度来讲,最能反应中国传统的国民性 。
在唐僧师徒中,有三个是虚幻人物,这三个人中最讨巧的是谁?是猪八戒,唐僧最喜欢的实际上是猪八戒 。
这么一个投机取巧的人在小说里面很受读者的喜欢,也很受他师傅的喜欢 。
孙悟空能干但不驯服,唐僧念紧箍咒来管他,像这样的人物描写,背后揭示了中国国民性当中非常多的东西,比如我们对人生的态度,对真理的态度,对追求这个过程的态度 。
《西游记》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哈哈一笑,也不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只能变成旗杆的尾巴,它要说的内容更多 。
四大名著中恐怕更需要被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被进一步感受和阐释的,恰恰是我们以为妇孺老少皆知的这部《西游记》 。
展开
评价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
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 。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
”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
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
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 。
- 苏州河的诗词 描写河湾的诗句
- 比喻友情深厚的诗词 写朋友深厚友情的诗句
- 关于老鸦瓣的诗词 老鸦瓣
- 诗词的创作规则 诗词的押韵规则
- 年级组的一次诗词比赛 适合朗诵比赛的古诗词
- 夸男孩子的诗词 对男孩子的寄语 诗词
- 关于五四的诗词 五四青年诗词
- 带有燕子的诗词 赞美燕子的诗句古诗词
- 拔牙的诗词 描述犹豫不决的诗词
- 引用脚踏实地的古诗词 形容脚踏实地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