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去世亲人的诗词 关于亲人去世的古诗( 三 )


凡此琐琐 , 虽为陈迹 , 然我一日未死 , 则一日不能忘 。
旧事 填膺 , 思之凄梗 , 如影历历 , 逼取便逝 。
悔当时不将婜婗情状 , 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 间 , 则虽年光倒流 , 儿时可再 , 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 , 仗汝扶时;家中文墨 , 顺汝办治 。
尝谓女流中最少明 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 , 而于此微缺然 。
故自汝归后 , 虽为汝悲 , 实为予喜 。
予又 长汝四岁 , 或人间长者先亡 , 可将身后讬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世 。
前年予病 , 汝终宵刺探 , 减一分则喜 , 增一分则忧 。
后虽小差 , 犹尚殗炸 , 无所娱遣 。
汝来床前 , 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 , 聊资一欢 。
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 , 教从何处呼汝 耶! 汝之疾也 , 予信医言无害 , 远吊扬州 。
汝又虑戚吾心 , 阻人走报 。
及至□惙已极 , 阿奶 问望兄归否 , 强应曰诺已 。
予先一日梦汝来诀 , 心知不祥 , 飞舟渡江 , 果予以未时还家 , 而 汝以辰时气绝 , 四支犹温 , 一目未瞑 , 盖犹忍死待予也 。
呜呼痛哉!早知诀汝 , 则予岂肯远 游;即游 , 亦尚有几许心中言 , 要汝知闻 , 共汝筹画也 。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 , 当无见期 。
吾又不知何日死 , 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 , 与得见不得见 , 又卒难明也 。
然则抱此无 涯之憾 , 天乎 , 人乎 , 而竟已乎! 汝之诗 , 吾已付梓;汝之女 , 吾已代嫁;汝之生平 , 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 , 尚未谋耳。
先茔在杭 , 江广河深 , 势难归葬 ,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 , 便祭扫也 。
其旁葬汝女阿印 , 其 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 , 一为阿兄侍者陶氏 。
羊山旷渺 , 南望原隰 , 西望栖霞 , 风雨晨 昏 , 羁魂有伴 , 当不孤寂 。
所怜者 , 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 , 至今无男 , 两女牙牙 , 生汝 死后 , 才周晬耳 。
予虽亲在 , 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 , 暗里自知 , 知在人间 , 尚复几日!阿 品远官河南 , 亦无子女 , 九族无可继者 。
汝死我葬 , 吾死谁埋 , 汝倘有灵 , 可能告我?朔风 野大 , 阿兄归矣 , 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今人之作 , 也是祭妹 胞妹宝兰 , 小吾两龄 , 生于寒饥 , 卒于病恶 。
早年生母家贫如洗 , 辗转流离中定居于朱湖乡黄圩村 , 后因失夫而改嫁万氏 , 遂忍痛遗我于异姓 。
乳我者安河之水 , 养我者洪泽畔之土地 。
兰妹出生日 , 吾已不在母侧 。
妹因穷困目不识书 , 吾幸得养父之恩 , 历十年寒窗之苦 。
辛酉秋 , 余从教于上塘 , 幺妹宝侠偕母登门认亲 。
由是骨肉泣泪团聚 , 方知兰妹已遭不幸 。
兰妹十八岁时 , 突患白血之疾 , 四处问医求治 。
然发尝篡妒诂德磋泉单沪生活弥艰 , 家资匮乏 。
兰妹独苦忍病痛之折磨 , 吾则一无所知 , 唯挣扎于无际之穷愁中 。
癸寅仲夏 , 兰妹病终不能医 , 溘然夭逝于县医院病房 。
天地酷残 , 竟掩埋其如花妙龄 。
兰妹既殁 , 先葬朱湖小河之南 , 后迁黄圩倪沟崖村西 。
我为兄长 , 生未能抚其额而笑逗 , 死未能扶其棺而吐泪 。
痛哉! 闻宝侠泣诉:兰妹在日 , 常遥望远天 , 思兄情切 , 临终前犹三呼"哥哥" , 而后含恨长别 。
斗转星移 , 岁月沧桑 。
春风有情 , 秋雨无情 。
吾与宝兰兄妹一场 , 兄竟不识妹面为何貌 , 妹亦不谙兄音为何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