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的诗词 魏武帝

魏武帝的诗词 魏武帝

曹操诗词全集 曹操诗词全集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 。
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
封魏王 。
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
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
散文亦清峻整洁 。
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 。
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
(《辞海》1989年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 。
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 。
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
(《魏书》)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
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 。
(《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
(钟嵘《诗品》)气出唱(三首)驾六龙,乘风而行 。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
骖驾六龙饮玉浆 。
河水尽,不东流 。
解愁腹,饮玉浆 。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
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火昆〕煌 。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
东到海,与天连 。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
心恬澹,无所〔忄曷〕 。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
跪受之,敬神齐 。
当如此,道自来 。
其二华阴山,自以为大 。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门”内有“言”,音“银”)!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
鼓吹一何嘈嘈 。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郁何〔艹务〕〔艹务〕 。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
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
乐共饮食到黄昏 。
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
其三游君山,甚为真 。
崔嵬砟硌,尔自为神 。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
东西厢,客满堂 。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
长乐甫始宜孙子 。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
精列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
莫不有终期 。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
思想昆仑居 。
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
志意在蓬莱 。
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
会稽以坟丘 。
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
度关山天地间,人为贵 。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
~薤露行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