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古诗词有感 好听的古诗词( 二 )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 。
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
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 。
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
2、经典古诗文读后感“读经典古诗文,做美少年君子” 。
多读古诗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我爱读古诗文 。
从开学到现在,我又读了不少经典诗文,比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这些古诗不但让我领略了经典古诗文的美妙,更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悯农》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富不均的矛盾和制度的不合理 。
读了这首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在烈日暴晒下的农民们,不怕劳累、不怕炎热,流着满头大汗辛勤锄草、耕地,汗珠儿一串串滴进了禾下的泥土里的情景 。
有谁知道这盘中的每一粒米饭,都饱含着农民的劳苦,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啊!我想,大家诵读完这首诗,必定会对粮食的来之不易发出由衷的感慨 。
农民伯伯为了让大家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自己在烈日当空的正午下田给禾苗除草,这是多么感人的举动啊!现在,我们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们都忘记了节约是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们不知道节约、不懂得节约 。
我想大声呼吁: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费粮食,那可是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成果啊!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节约一粒米开始,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500字清新婉转的音乐声响起,一片茂密的竹林在电视上呈现,我的眼前一片青翠——我期盼已久的第四期《中国诗词大会》开始了!《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成语大会》后的又一场文化盛宴,这里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诗词达人,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每一位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
比赛第一部分——个人追逐赛开始了 。
参与个人追逐赛的五名选手都是上一场答题数量最多、用时最短的精英 。
他们将与台下的百人选手团同步答题 。
百人团错误人数即为选手本题得分 。
第一个上场的是来自黑龙江的‘游戏小伙’姜连杰 。
别看他还很年轻,可答起题来那叫一个轻松!就说第一题吧,他毫不费劲就从9个字中找到一句诗:行到水穷处 。
这句诗摘自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听了两位老师的点评,我才真正了解了它的背景,明白了它的含义 。
《终南别业》写于王维晚年,表达了这位诗人晚年的一种心态 。
王维早年和一般人一样是积极的,但他经过“安史之乱”的挫折以后,晚年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随性而行,亦官亦隐,这就是王维晚年享受生活的方式 。
姜连杰虽然只答对了4道题,但由于第二道捡了个81分的“大红包”,所以总分为137分 。
接下来的3位选手——林於明、俞蒙蒙、葛勇军都未能超越姜连杰,俞蒙蒙、葛勇军更是发挥失常,第一题就不幸落败,看来没有大量的“储备”真是不行啊!现在,攻擂者即将在姜连杰和最后一名挑战者陈更之间产生 。
陈更是我们一家人都十分看好的一位才貌双全的大姐姐 。
她目前在北大力学系读博士,致力于智能康复机器人的研发 。
我衷心祝愿第一期就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与彭超争夺过擂主席位,最终遗憾落败,如今又卷土重来的陈更超越姜连杰、战胜上期擂主李四维,既让观众们认识这位女中豪杰,也让人们不要再质疑“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了 。
果然不出所料,陈更对所有题都对答如流,不费吹灰之力就超越姜连杰,成为本场的攻擂者 。
激动人心的擂主争霸赛终于拉开了帷幕 。
虽然陈更依旧遗憾落败,但我依旧相信她可以再一次站在攻擂台前,并最终成为擂主 。
中国古诗词是多彩的,美丽的,每一句诗词都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展示它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