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鸳鸯的意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 九 )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 , 是高洁的象征 , 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 , 此独尊其品格 。
”由于蝉栖于高枝 , 餐风露宿 , 不食人间烟火 , 则其所喻之人品 , 自属于清高一型 。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
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 , 蜾赢负之 。
”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 , 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 , 注射蜂毒使其麻痹 , 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 , 作蜾赢幼虫的食料 。
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 , 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
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 , 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
春夏季节 , 杜鹃彻夜不停啼鸣 , 啼声清脆而短促 , 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
如果仔细端详 , 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 , 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 , 凑巧杜鹃高歌之时 , 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 , 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 , 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
青鸟:鸟 , 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 , 一只选遣为信使 , 前来给汉武帝报信 , 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 , 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
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 , 丁香空结雨中愁 。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
双鲤:代指书信 。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 , 遗我双鲤鱼 。
呼儿烹鲤鱼 , 中有尺素书 。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 , 每年秋季南迁 ,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
如“鸿雁几时到 , 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 , 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 , 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 , 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
古诗词中的意象都有哪些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 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 , 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 , 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 , 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 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 。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
“柳”与“留”谐音 , 古人在送别之时 , 往往折柳相送 ,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 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
2. 长亭 。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 , 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 , 长亭短亭 。
谓十里一长亭 , 五里一短亭 。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 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等 。
3. 南浦 。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 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 , 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 , 春水渌波 , 送君南浦 , 伤如之何!”)之后 , 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 , 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 , 西风袅袅秋”等 。
4. 酒 。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 写一时之景以兴怀 , 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