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诗词 宇文泰(11)


设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后来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增设闽中(治所在今福州)、南海(治所在广州)、桂林(治所在今广西桂平西南)、象郡(在今广西西部及其邻近地区)4郡 。
在北方,秦将蒙恬攻匈奴,取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地区)和阴山以南地区,...
关于兰陵王有什么传奇的故事? 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 。
北齐乾明元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 。
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 。
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狰狞的面具 。
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很快敌人被迫撤走 。
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 。
以此为题材的作品有诗词、电影、书籍和游戏 。
人物生平一、扑朔迷离的身世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 。
《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 。
”又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 。
”兄弟六个中,史书载老五安德王的母亲陈氏为“广阳王妓也”,但尚知明确姓氏,唯有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 。
由此,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的身份和地位,恐怕连官妓都不如,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 。
这样,在讲究血统门弟的士族时代,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胄皇孙,处境却十分尴尬 。
他“莫名”的身份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每天忍受别人鄙视的目光,低声下气地生活,可能就是他小时候的人生境遇 。
二、柔美的容貌与狰狞的面具《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 。
可见,兰陵王的美确是不容置移、超凡脱俗的,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 。
后人猜想,他的美也许正是来自于他那出身卑微的母亲 。
如果不是母亲的容貌异常惊艳,又怎能引来地位相差悬殊、贵为帝胄的父亲的垂幸呢 。
但是,兰陵王的美却给他带来了极大苦恼 。
在那个地方割据、连年战乱的岁月里,作为王公将相家的子弟,时刻都要接受战争的考验 。
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 。
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 。
《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 。
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 。
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
”《乐府杂录》鼓架部条云:“有代面,始自北齐 。
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 。
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 。
”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说:“大面,出北齐 。
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 。
”由此可见,兰陵王经常着狰狞假面出征并非道听途说、无籍之谈 。
后来,京剧中出现的“脸谱”,也许与兰陵王的面具及舞曲《兰陵王入阵曲》的影响不无关系 。
三、骁勇善战及威名美誉 史载,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 。
有的说他“有胆勇,善战斗”,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 。
这表明,他的英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 。
光靠威吓,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 。
狰狞的面具,只是为他的神勇无敌增添了一抹传奇的光环 。
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 。
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 。
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