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古诗词默写试题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

八年级上古诗词默写试题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

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题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文背诵默写练习题理解性默写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3、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
4、《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6、《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7、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9、《核舟记》中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互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10、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
1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12、通过《春望》中的“,”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
13、《石壕吏》中“,”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
14、《归园田居》中透过“,。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
15、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在《使至塞上》中“,。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
16、透过《望岳》中“,。
”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1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
18、《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
19、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
20、《使至塞上》中“,”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
21、《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
22、《望岳》中“,”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
23、《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
24、《春望》中“,”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
25、《春望》中“,”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
26、《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
展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古诗词的默写过关练习题含答案的有吗?八年级语文(上)古诗文1、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绩《野望》)3、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
(王绩《野望》)4、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5、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
(崔颢《黄鹤楼》)7、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
(李白《送友人》)8、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秋词》)9、_________________,云外一声鸡 。
(梅尧臣《鲁山山行》)10、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浣溪沙》)11、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2、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
13、长风破浪会有时,。
14、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15、________________,惟有乳下孙 。
16、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 。
(陶渊明《归园田居》)17、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
(王维《使至塞上》)18、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荆门送别》)19、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 。
(陆游《游山西村》)20、台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陋室铭》)2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
”这一句描绘了一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好境界 。
22、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23、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