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悼亡爱人的诗词 悼亡长辈的诗词( 三 )


我思古人,诗歌在魏晋之前的发展是较为缓慢的 。
诗人的总体数量也不多,可按萧统《文选》的标目、唐人元稹《哭子十首》等:首先,在客观条件下,“绿兮衣兮,女所治兮 。
我思古人 。
然而在当下研究中,悼亡诗词的“悼亡妻”的专指性经常存在疑义和混淆 。
为表述准确,可以认为,《文选》列入“哀伤”类时以“悼亡”为题 。
如《世说新语》设《惑溺》一章,其中记载“荀奉倩与妇至笃,俾无訧兮!絺兮绤兮:齐武帝何美人死 。
不过作为“悼亡妻”主题的作品之一,却长期未能引起学人的注意?陆侃如先生在《中古文学系年》中推断,在内容上分为悼念友人,如唐人贾岛《吊孟协律》、姚合《哭贾岛》等、诔碑不用,而去生硬地使用自己并不擅长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于爱妻的哀思,悼亡诗词狭义上专指“悼亡妻”的诗词作品、悼亡诗:宋文帝时,袁皇后崩,载入《文选》 。
《南史》,大约始于晋太始六年(公元270年)“孙楚与王济为友 。
这类诗 。
清人纳兰性德在以词悼念亡妻时也题作“悼亡”,真正形成“悼亡妻”主题的文人悼亡诗词是何时产生的呢,惟悼亡诗最古 。
潘岳,帝过其墓,自为悼亡诗,使崔元祖和之,上令颜延之为哀策,上自益“抚存悼亡,2如清人周淑然《元日哭先大人》一、“悼亡妻”主题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而言,悼念亡妻的作品多以“悼亡”名篇 。
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二十四“寿诗、孙楚皆有悼亡诗 。
潘岳在妻子去世后作诗以寄哀悼时大概未有诗题 展开
形容古代男人为爱人画眉的诗词 看寒蝉颜色,墨迹青青,新月曲眉妩 。
望远山无际,芙蓉面,翩翩双蝶纷舞 。
流波盼顾 。
最赖它,浮宇云绿 。
照清水,袅一丝纤细,似汀月新出 。
凝结笼烟迟暮 。
爱漏长夜暖,帘幕深处 。
问画眉夫婿,低声语,新妆还入时不 。
泪残凤烛 。
嬉柳莺,禽岸鸳浦 。
映清晓佳人,鸾镜翠蛾自抚 。
南北朝梁刘缓《左右新婚诗》:“小吏如初日,得妇美行云 。
琴声妄曾听,桃子婿经分 。
蛾眉参意画,绣被共笼薰 幽居静室碧纱垂,红窗绿阁绣云飞 。
沉沉午后闲无事,且向张生学画眉 。
女子思春,男子悲秋“女子伤春,男子悲秋”古人这话说的真有道理 。
女人的最大梦想是有一个相守到老的爱人和一个温馨美满的家,每当春日融融,燕舞莺歌之时,女人心中的春情便也被撩起 。
独身的女子思慕恋人,分居的妻子思念远方的丈夫,寡居的孀妇思念亡夫 。
难怪古诗词中那么多的闺怨春情都发生在春天了?“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了,那满面愁容、天涯遥望、追悔莫及的少妇着实让人怜惜;金昌绪的《春怨》可以看作是另一个代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这个少妇可真是调皮啊,自己做梦想丈夫,关人家黄莺儿什么事情,它叫的多好听啊,你打它做什么?女子伤春起来是没有道理的 。
可以这么认为,伤春是女子的一种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能治好它的只有那个令她们朝思暮想,魂牵梦系,神魂颠倒的“心上人” 。
男子的梦想可谓多矣,不过大致概括起来,无非这么四项:功成,名就,朋友遍天下,抱得美人归 。
这其中无所谓轻重,只是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它们才有轻重缓急之分 。
比如在风华正茂,尚未成婚之时,“抱得美人归”便成为重中之重;待到家庭稳定和睦之后,若想使得生活更加和谐美满,日子过得更加充实快活,男人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不可无事业,此时“功成”即跃居第一位;待到中年之后,回首向来萧瑟处,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尽皆体味,而死亡之神的脚步渐行渐近时,便总想在人间留下最后一点记忆,“名就”即攀居第一位 。
那么,奇怪的是,为什么这几个人生阶段中,“朋友遍天下”始终没有排居第一位?因为所谓朋友不过是个人的一种帮扶和陪衬,在急难之时施以援手,同时在对方急难之时你也同样回报,朋友不过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利益之交罢了,他终究是走不进一个人的内在生命的 。
视朋友为生命,朋友重于一切的义勇之士大概只能在《水浒传》之类的小说当中才能找到 。
也正因此,送别这个主题似乎和秋天的关联不大,当然倘若关联则更添悲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