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秋色诗词 描写徽州的诗词( 六 )


为短日照植物 , 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 , 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 。
株高20-200cm , 通常30-90㎝ 。
茎色嫩绿或褐色 , 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 , 基部半木质化 。
单叶互生 , 卵圆至长圆形 , 边缘有缺刻及锯齿 。
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 , 一朵或数朵簇生 。
舌状花为雌花 , 筒状花为两性花 。
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 , 色彩丰富 , 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 。
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 , 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
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 , 有单瓣 , 有重瓣;有扁形 , 有球形;有长絮 , 有短絮 , 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 , 式样繁多 , 品种复杂 。
根据花期迟早 , 有早菊花(九月开放) , 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 , 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 , 但经过园艺家们的辛勤培植 , 改变日照条件 , 也有五月开花的五月菊 , 七月开花的七月菊 。
根据花径大小区分 , 花径在10厘米以上的称大菊 , 花径在10—6 厘米的为中菊 , 花径在6 厘米以下的为小菊 。
根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
菊花 , 是非常美丽的一种植物 。
编辑本段栽培 菊花性喜气候凉爽 , 阳光充足 , 通风条件好的地方 。
耐严寒、霜冻 , 怕酷热、雨涝 。
栽植于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为好 。
菊花适应性强 , 生长力旺盛 , 栽培容易 , 管理简单 。
繁殖以扦插、嫁接为主 。
正象人们所说的:3月分株 , 4月插 , 5月嫁接 , 6月压 , 其进行的办法分别是: 分株法:将其植株的根部全部挖出 , 按其萌发的蘖芽多少 , 根据需要以1—3 个芽为一窝分开 , 栽植在整好的花畦里或花盆中 , 浇足水 , 遮好荫 , 5—10 天即可成活 。
用这种方法繁殖的株苗 , 强壮 , 发育快 , 不变种 。
扦插法:可分为芽插、枝插两种 。
芽插:在菊花母株根旁 , 经常萌发出脚芽来 , 当叶片初出尚未展开时 , 作为插穗进行芽插 , 极易生根成活 , 且同分株法一样 , 生命力强 , 不易退化 。
枝插:在4—5 月期间 , 可在母株上剪取有5—7 个叶片 , 约10 厘米长的枝条作插枝 。
将插枝下部的叶子取掉 , 只留上部的少部分2—3 片 , 插枝下端削平 , 扦插时不要用插枝直接往下插 , 可用细木棍或竹签扎好洞 , 然后再小心地将插枝插进去 , 以免刺伤插枝的切口处或外皮 。
插枝的入土深度 , 约为插枝的三分之一 , 或者一半 。
插好后压实培土 , 洒透水 , 在温度15—20℃的湿润条件下 , 15—20 天可生根成活 。
待幼苗长至3—5 个叶片时 , 即可移茵栽植在苗圃或花盆里 。
嫁接法:人们通常多用根系发达 , 生长力强的青蒿、白蒿、黄蒿为砧木 , 把需要繁殖的菊花株苗作接穗 , 用劈接法嫁接 。
其劈接的方法是:先选好砧木和接穗 , 然后将砧木根据需要的高度处切掉 , 切面要平整 , 并在切面纵向切割;接穗下部入砧木处两侧各削一刀 , 使接穗成楔形 , 插入砧木纵切口处 , 但必须注意将接穗和砧木的外侧形成层对齐 , 劈接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此举 , 然后绑扎即可 。
一般一株上可接1—6 个或8 个接穗 , 要视砧木粗细来定 。
接好后要适当遮荫 , 以防接穗萎蔫而失败 。
待接穗成活后 , 切口已全部愈合好 , 才可取掉绑扎带 , 同时应抹去砧木上生长的小枝叶 。
压条法:待菊花枝条较为老化后 , 可采取连续压条法或窒土培压的办法进行 。
先选好距离地面较近的健壮枝 , 除去土压部位的叶柄 , 并在此处稍破坏一部分表皮到木质部 , 以便结痂易在此处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