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三 )


她随时提醒儿子 , “你不拿残疾当借口 , 它才不会阻挡你做想做的一切 。”
每当有人笑话李麟青 , 每当严酷的现实一次再次向母子俩发起挑战 , 母亲都会坚定地站在儿子身边 , 用言行告诉儿子:
“你没问题 。”
“你一定会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
“你永远是妈妈的骄傲 。”
“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20多年求学路 , 李麟青凭借不懈努力 , 克服重重困难成为学士、硕士 , 最后以优异的成绩 , 成为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残障学生 。
博士毕业时 , 总结过往 , 李麟青说:“如果被命运偷袭 , 最好的反击就是逆袭它 。”
看完他的故事 , 很多人感慨:难怪说 , 父母的嘴 , 就是孩子一生的风水 。
每个孩子都是被催眠暗示着长大的 。
消极的暗示 , 像是心灵的腐蚀剂 , 使一个孩子退缩、自卑、失去面对困境的勇气 。
而正面的、积极的暗示 , 像阳光 , 照耀着孩子黑暗的区域 , 让孩子乐观向上 , 拥有战胜困难的自信 。
“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04
父母如何正确应用“暗示”养育孩子 。
萧伯纳曾说:
“要记住 , 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 , 而是受期待的影响 。”
父母若以正面的信念期望孩子能成为什么 , 将来孩子很可能就会成为什么 。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很好动 , 坐不住 。老师特地找到孩子妈妈 , 让她回去好好“管教”孩子 。
放学后 , 妈妈跟孩子说 , “知道今天老师跟我说什么了吗?她说你比昨天多安静了3分钟 。”
第二天 , 妈妈跟孩子说 , “老师说 , 你比昨天又多安静了5分钟 。”
一段时间后 , 孩子真的做到了专心听课 。这就是积极暗示的魔力 。
家长要如何做 , 才能尽量给到孩子积极的暗示?
少用否定句 , 多用肯定句 。
比如 , 把“别紧张 、别有压力” , 换成“放轻松、慢慢来”;
把“看电视别靠那么前” , 换成“站后面一点” 。
就事论事 , 不要动辄攻击人格 。
尤其要避免下述灾难句式:“你蠢得像猪一样”“没见过像你这么差的人”“你让我太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