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四 )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这种盖棺定论的话:
“你总是……”“你从来都是……”“你就是……”
“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另外 , 多用积极的语言 , 去改译孩子的行为:
比如 , 当孩子贪玩忘了写作业 , 不要说“我看你就是故意不写的吧!”“一点儿都不自觉!”
可以说:“有时候会忘记时间写作业 , 我相信这次事件是极少数的 , 你本来就挺重视学习的 , 我相信你会更自律的 , 如果你有需要我帮忙的 , 你就告诉我 。”
当孩子写作业容易漏题、漏字 , 不要说:“你总是这么粗心!”
可以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好自己的事 , 但我会在睡前和你一起整理一天的作业 , 为明天做好准备 。”
当孩子打人时 , 制止的同时 , 不要说“你就是个惹事精!”
可以说:“你一直是有正义感的孩子 , 下次试试用别的方式跟别人沟通 , 相信你以后会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
当孩子撒谎时 , 不要说“嘴里没有一句实话!长大了还了得?”
可以说:“你是害怕被人指责 , 你害怕父母不爱你 , 所以没说真话 。你很想做一个好孩子的 , 我相信你本意不坏 , 不是故意的 。”
当孩子不敢尝试 , 不要说“勇敢点 , 这有什么呀 , 至于吗” , 或者“别那么胆小 , 太不像个男子汉了 。”
可以微笑着看着孩子 , 坚定地说:
“我相信你行的 , 再试试看 , 我在陪着你 。”
或者 , “等你想了 , 我们再试试 , 做不到也没关系;办法总比困难多 。”
......
“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 , 这样子是不是完全不能够批评孩子 , 只能小心翼翼、一味“捧着”孩子了?
当然不是 。没有必要 , 也不现实 。
积极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洛萨达比例 。
最初是马塞尔·洛萨达在研究公司组织管理时提出的 。
他发现 , 公司开会时的对话中 , 若积极词语与消极词语的比例大于3:1 , 公司就能蓬勃发展 , 反之很容易走下坡路 。
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5:1的“家庭洛萨达比例” 。
即 , 我们对爱人、孩子的每一句批评 , 要配上5句鼓励 , 才能维持稳定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