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童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赢回来( 二 )


高尔基《童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赢回来
文章图片

高尔基《童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赢回来
文章图片

学会与原生家庭和解,是最难的修行 。
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曾说: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来自于家庭 。
在被阿廖沙称作“人间地狱”的外公家,他的日子过得十分压抑 。
生活的窘迫、无故的毒打和被抛弃的恐惧,一直如乌云般盘踞在阿廖沙的心里 。
饶是如此,阿廖沙却从未抱怨命运、憎恨母亲,而是试图去理解母亲的无奈和困苦 。
母亲的一生,是流离而悲惨的 。
小的时候,暴脾气的父亲对她非打即骂,两个哥哥冷漠无情,一直觊觎属于她的那份家产 。
长大后她好不容易找到相爱的人,丈夫却又猝然离世,几个孩子也相继夭折 。
母亲偶尔心情好的时候,也会笑吟吟教阿廖沙识字,大声称赞自己的儿子 。
但当生活的愁苦袭来,她又一副冷漠疏离的表情,让阿廖沙忐忑不已 。
说到底,爱是本能,更是一种需要习得的技能 。
父母的爱,或许笨拙、无力,但那是由他们的经验和经历造就的 。
作家麦家12岁那年,因为被同学辱骂自己的父亲是“牛鬼蛇神”,和同学打成一团 。
被揍得鼻青脸肿的麦家,却再度遭到父亲的毒打,用力的两个耳光,扇得他鼻血直冒 。
小小的他不明白,为何自己帮父亲出头,他要这般不留情面?
他这一记恨,就是十多年 。
那些年,父子俩从不说话,他发奋读书远走他乡,每每写信,也从不提及父亲 。
直到他后来自己有了儿子,才逐渐明白,那一次令他刻骨铭心的毒打,是父亲在特殊时代给他的保护,那些沉默寡言,隐藏着无言的深情 。
想起知乎上曾有个话题:“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大的隔阂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说:
“是时代、经历、眼界的不同,让他们根本无法了解对方,因此相爱相杀,两败俱伤 。”
父母的爱,年纪尚小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法懂得,但当我们长大,也到人间去历练过,就会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与伤痕 。
有些爱,我们身处其间时无法识别它的真实面目,但终有一天,我们会读懂隐藏的那份不舍与柔情 。
生而为人,谁都不易,试着原谅与包容父母的局限,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
让过去的过去,才能得到新生,放下了该放下的,才能重新启程 。
高尔基《童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赢回来
文章图片

高尔基《童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赢回来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