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春水》读后感摘抄( 八 )


整本《古典的春水》十二讲 , 就是将那些能够成为我们“一伙儿”的诗人拎出来 , 用现代的眼光进行重新审查 , 把他们的喜怒哀乐、怪癖和天才 , 小机灵和大问题 , 像老朋友那样戳穿、调侃——你的身材没有那么高大 , 你的宝座没有那么庄严 , 收起你的峨冠博带 , 让咱们来一次心与心的对话 。因此 , 她说“杜甫是个老实人 , 他活得认真 , 感情强烈而真挚;李白大多数时刻比较关注自己 , 活得飘飘荡荡 , 有点像一只被太多的爱和关注宠坏的人 。”关于晏氏父子 , 她说 , 这两人均是“人间愁种” , “浅情世间 , 奈何情深 。”而关于东坡 , “当然有深情 , 但他不沉湎 。沉湎就容易钻牛角尖 , 东坡一生样样都会 , 唯独不会钻牛角尖 , 他有雅量有逸气 。”关于辛弃疾 , “他想改写历史 , 可是他连自己的命运都左右不了 。他是万般无奈 , 被逼着成了文化精英 。”……这样的解构 , 引发了我们对这些古典诗人从未有过的敬爱之情 。
白话文运动以来 , 汉语言变迁成为文化和社会生态变迁的表征 。古典诗歌难免变成了一种尴尬的存在 。古典诗歌语言密度很高 , 形象指义多元 , 对现代读者来说 , 理解的门槛很高 , 接受的障碍很大 。在百年白话文运动过程中 , 虽然各种古诗选本依然层出不穷 , 但各种选本都带着自己的眼光和各自目的 , 把古代诗人塑造成文化标本 。李白是狂放的 , 苏轼是幽默的 , 杜甫是悲愤的 , 在教科书中 , 在通俗文化中 , 他们被类型化 , 就像庙堂里的神像 , 贴着标签封入神龛 。
这就像卡夫卡描写的法官画像 , 反映的不是真实的人物 , 而是一种观念 , 一种类型 , 古典诗人活泼的生命被封印 , 被无视 。潘向黎《古典的春水》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 就是要把这些古代诗人从佛龛上解救下来 , 他们不是墙上挂挂的神像 , 他们是一个个有爱有恨、有畏惧有向往的写作的生命 , 他们有的以诗为日记 , 有的把诗歌当成阶层跃升的台阶 , 有的用诗歌抒发生命力 , 有的用诗歌应酬远方 , 他们写下了不朽的经典 , 他们也写下了脸红的打油诗 , 他们用诗歌笑傲王侯 , 他们也用诗歌取悦歌女 , 他们自制樊笼 , 他们也凌空高蹈 , 他们叙事 , 他们哲思……古典诗歌 , 是他们的生命体验 , 是他们的经验世界、文化取向和政治实践 , 是他们永恒的生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