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春水》读后感摘抄( 五 )


可以看出 , 作者在撰写这部诗词十二讲的时候 , 受顾随的影响非常大 , 如作者在第一篇文章第一段中 , 就引用了顾随《苏辛词说》的一则轶事 , 引出作者的论点:文因情而做 , 情因真而发 , 情之至者文亦至 。紧接着 , 作者列举了杜甫与李白的诗、稼轩的词以及老干体的旧体诗相对比 , 更以水源、流量和水渠来比喻真情实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 指出“没有水源 , 就不必挖水渠 , 先去找水 。感情不足 , 等于枯水期 , 就读书 , 就静默 , 让文字和纸也歇歇吧 。”这是一种创作态度 , 作者是在借古人说自己 , 其实又何尝不是在说广大创作者呢?让我们都慢下来 , 戒除浮躁 , 静下心来认真读书 , 沉下心来仔细观察和体味 , 等待情之所至 , 有感而发 , 精心结构 , 仔细谋篇 , 定会做出自己满意的好文章!
阅读过程中 , 我们不仅在享受作者的文字之美 , 在心灵深处与至情至性的古代诗人对话;同时书中所收录的任伯年“没骨花卉册十二开”画作 , 更令该书清爽怡人 , 让我们享受着具有中国画风的视觉盛宴 。
这个春季 , 因这本书 , 我的心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春水中荡漾 , 因它而陶醉 , 享受着生活、岁月之美……
《古典的春水》读后感(四):发现古典诗歌生死场
文/苝苇
在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中 , 被告人K到处寻找法官申辩 , 却从没有一个法官出现过 , 只是在辩护律师的厨房里 , 挂了一幅法官的画像:
“画里的人穿着法袍 。那人坐在一张像宝座一样的高脚椅子上 , 椅子上镀金的地方在画面上非常突出……仿佛正要站起来 , 做一个激烈的 , 也许是愤怒的手势 , 说出一个决定性的观点甚至宣布一个判决 。”
被告人震慑于画像的威严 , 但厨娘不屑一顾 , 她告诉被告人 , “他个子很矮 , 几乎是个侏儒 。虽然如此 , 他却让人把他画成这么高 。实际上他坐在一张厨房用的椅子上 , 屁股底下垫了一块折起来的盖马毯子 。”
那一刻 , 应该是一个解构的时刻——哦 , 原来你是这样一个人 。
肖像的真实性 , 往往取决于雇佣者的需求和画师的理解 。所以 , 矮小的法官变得高大威严 , “丹青能令丑者妍” , 而王昭君却因画师毛延寿使坏 , 不入君王眼 , 金沙乱雪西入胡 , “独留青冢向黄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现代摄影技术绝对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 无论皇室巨子、贩夫走卒 , 被曝光于一刹那 , 以真实的形象 , 信心满满的走向永恒 , 在后代的凝视中穿梭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