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实验产生了怎样的观点( 三 )


霍桑效应——畅通宣泄渠道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比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 , 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 。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以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课题的一系列试验研究,这一研究课题的中心是“谈话试验”,专家们用两年多的时间,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 。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 。社会心理学家们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之为“霍桑效应” 。
“霍桑效应” 启示我们:作为学生,在具体校园的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同学们相处 , 努力营造那样一种使人们既生动活泼、又心情舒畅的良好气氛,切莫堵塞言路 。当前,面对学习的竞争压力 , 面对教育制度不健全带来的某些不公正、不公平、不健康现象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不少同学或不适应,产生失落感;或心理失衡,滋生失望情绪;就是那些在学习方面取得成功的同学,也由于竞争压力和人情隔膜而感到学习空虚无聊、苦闷乏味 , 以至于“端起碗来吃肉,搁下筷子骂娘” 。所有这些都说明 , 在当前,畅通宣泄渠道 , 让同学之间“放气”、“减压”确有必要 。
霍桑实验是1924至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 , 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 。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 。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访谈,让职工自由抒发意见,也造成职工的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 。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这一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