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范仲淹传的翻译( 三 )


现在又大兴土木,浪费百姓财产 , 这不是顺乎人心、合乎天意的做法 。应该停止修建寺观,减少平常年份征购木材的数量 , 来蠲免百姓长期以来所承担的负担 。”
又说“:受到恩宠的人大多是皇宫里直接降敕授官,这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 。”这些建议虽未受纳,但仁宗皇帝认为范仲淹是一位忠诚之士 。
【文言文范仲淹传的翻译】太后去世后 , 范仲淹被召回朝廷提任右司谏 。这时议政的官僚们大多揭露章献太后听政时所干的事情,范仲淹却说“:太后接受先帝的遗命,调养保护陛下十多年,应该饰掩她的小过,来成全太后的美德 。”
仁宗皇帝为此诏谕朝廷内外,不准擅自议论太后听政时的事情 。当初,章献太后立下遗旨以太妃杨氏为皇太后,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
范仲淹说“:太后,是皇帝母亲的称号,自古以来没有因为保护抚育皇帝有功而代替皇帝立太后的 。现今一位太后去世了,又选立一位太后,天下人恐怕要怀疑陛下一天也离不开母后的扶助了 。”
这年发生了严重的虫灾和旱灾,江、淮、京东这些区域灾情尤其严重 。范仲淹请求朝廷派遣官员前往灾区察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 。
于是就问仁宗说:“宫廷里的人如果半天不吃饭,情形会怎么样呢?”仁宗皇帝显得十分难过,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地区的灾民 。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老百姓过多的祭祀活动,奏请朝廷免除庐州、舒州上供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 , 并且向仁宗皇帝逐条陈述了救治朝政弊端的十件大事 。
恰巧郭皇后被废,范仲淹率领谏宦、御史跪伏在阁门前争谏此事,但没有得到皇上恩许 。第二天 , 范仲淹准备留下百官会集宰相在朝廷上再次谏争,当他刚走到待漏院时,朝廷下达诏书,命他出任睦州知州 。
一年以后,调任苏州知州 。苏州发生水灾,百姓的田地无法耕种,范仲淹命令民众疏通五条河渠,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他招募民众兴修的水利工程,还没有完成,就被调任明州知州,转运使向朝廷上奏,暂时留下范仲淹完成水利工程 , 被得以批准 。
朝廷提升范仲淹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回京城,判国子监,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 。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 , 被任用和得到提拔的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 。
范仲淹向仁宗呈上一份《百官图》,指着图上百官升迁的次序说:“像这样的是循序升迁,像这样的是不合次序的升迁,循序升迁是公正的,越序升迁是不合理的,完全是私意 。况且天子近臣的提拔和黜降,凡是超过一定限度的,也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