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范仲淹传的翻译( 六 )


被授予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的职务 , 被召回京,城主管固而监,调任吏部外郎、代理开封知府 。当时吕夷简执政,提拔使用的大多出自他的门下 。
后来,讨论建都的事情,范仲淹说:“洛阳险要坚固 , 而汴梁是四面受敌的地方,太平时期适合在汴京,如果有战事一定要在洛阳 。应当逐渐扩大物资储备,修缮宫室 。“皇帝问吕夷简,吕夷简说:“这是范仲淹不切实情的看法 。“范仲淹于是写四篇论呈献 , 大抵谴责当时的政务 。
并且说:“汉成帝相信张禹,不怀疑舅家,所以有王莽的祸害 。我恐怕今天也有张禹,损坏陛下的家法 。”吕夷简愤怒地驳斥道:“范仲淹离间陛下君臣 , 他推荐任用的官员 , 都是朋党 。”
仲淹奏对更加急切,因此免职任饶州知府 。殿中侍御史韩渎迎合宰相的旨意,请求写下范仲淹的朋党,把他们的名字在朝堂上揭露 。在这种情况下,秘书丞余靖进献意见说:“范仲淹因为一句话触犯宰相,立刻加以贬谪、放逐,何况之前所议论的不是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的事吗?陛下已经宽容他了我请求改变先前的命令 。”
范仲淹内心刚毅外表谦和 , 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正贫困,后来虽然显贵,不是,招待宾客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 。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自给 。然而喜好施舍给予 , 广施爱心,乐于行善 。死的时候,天下各地听说的人,都替他叹息 。
扩展资料: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出生于苏州吴县 。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后官至枢密副使 , 参知政事 。以资政殿学士为陕西四路宣抚使 , 知邠州(在今山西彬县)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以持重、正直、宽厚为时人所称道 。
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在其有生之年就被人们奉为圣贤、广受尊重的人物 。相比那些在过世之后才被推崇的历史名人,范仲淹的一生过得无怨无悔,范仲淹的一生也就更有借鉴意义 。
范仲淹勤奋、正直 , 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 。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也成为中华民族品德的代表 。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已经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
《宋史·范仲淹传》如下一节文字,有助于了解范仲淹的为人:“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 。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妻子衣食 , 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 , 置义庄里中 , 以赡族人 。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