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今生的福报是前生修来的,真的是这样吗( 二 )


他们只会继续去寻找前世所追求的物欲,
什么时候恶业积累的没有一点人性了,再投生的时候,就开始进入三恶道了 。
‘识神’携带着恶业,就像‘风’携带着臭气,吹到哪里,哪里就跟着变臭 。
~~~~~~~~~~~~~~~~~~~~~~~~~~~~~~~~~~
所以,你注意观察,不管你周围的人是贫贱还是富贵,有些人总是喜欢帮助别人以及小动物,
而且有些人特别容易被感动,也很容易接受善言的劝告……这种种现象,都是过去种下的善根 。
而有些人,只要是物欲方面的事情 , 他就特别来劲,
只要是需要他奉献了,他或者不做,或者做着也没劲 。
当听到其它的话题他都很感兴趣,唯独听到劝善的话题,他就开始打瞌睡或没兴趣了 。
这种种现象,就是前世没种善根的表现 。
这样的人,就算是现在有钱或者有权 , 等到老了,退休后就开始生病了 。
因为这种人的心全部寄托在名利物欲上,一旦名利物欲方面的事情占不满他的心了,
他的心就开始无处寄托了 。就会生病 。
念经是戒、定、慧三者同修 , 不可以小看,这是很圆满的一种修行方法 。尤其是背诵佛经 。
首先戒,在念经的时候,你不可以造作各种不善之业了,杀、盗、*、妄、酒 , 至少身业和语业不可能有了 。而众生是无时无刻不在造作恶业的 。礼敬三宝--佛法僧,诵经是作善业 。
定,随着你读诵经典 , 其中的意思你一旦领会了,你会不由主地进入想象,就会作观想,这就是随文入观 。诵经也可以使人进入禅定 。
第三是得慧,读诵佛经,可以给予我们智慧 。佛把他以清净平等心看到的宇宙、自然、人生、人与人的关系 ,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真实情况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们,我们只是因为执着、迷惑而不能看见,当我们一旦领悟了佛法的甚深无上的智慧,必定受益,就不会再执着于人的世智聪辩了 。但是 , 一定要记?。辆畔履愎サ摹⒕捎械摹⒏鸾滩煌募夂凸勰?。要以一颗纯净的心、无妨碍的心来读经,不要看到跟你的思想不一致的内容就抵触,掩饰或是忽略过去 。读经的最后目的是让我们入佛知见 。悟入佛知佛见,跟佛具有相当的智慧 。佛是二足尊 , 即福德和智慧圆满地具足了,智慧具足,福德相应也会具足了 。世人谁不求福德?但是没有智慧,就不可能有福德 。
南无阿弥陀佛
有慧没有福,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苦、很艰难,但不造罪业 。往往还有往生成佛的可能 , 因为他生活太苦了,他对这个世间厌倦 , 反而生起道心 。由此可知,福报不是好事情,佛教导出家弟子要修福决定不享福,依旧过清苦的日子,要以苦为师,道理就在此地,怕你享福造罪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