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火星( 五 )


由于火星轨道的偏心率较大,火星的近日距和远日距相差4200万公里 。这就造成了火星同地球的距离有较大变化 。火星与地球的距离同发生冲日的月份有关 。最小距离是在 8月底,在这前后发生的冲叫作近日点冲或大冲,此时火星同地球的距离只有 5,600万公里左右 。火星在轨道上运行一圈约687天 , 地球平均要经过780天(最少764天 , 最多806天左右)才与火星相冲一次 。这样 , 相冲的点约16年在轨道上转一圈 。这就是说,火星大冲大约每15年或17年发生一次 。上一次火星大冲发生在1986年 7月10日 。今年火星冲日发生在北京时间8月29日2时,火星与地球距离最近的时刻是8月27日18时 。届时火星距离地球55758005公里,是5万多年以来最近的一次 。
火 星 的 地 貌
在望远镜中,火星呈现为一个明亮而模糊的微红色圆面 。最引人注目的是,覆盖在两极地区的白色极冠,其大小随火星季节而变化 。在较大的望远镜中,还可以观测到线度至少几百公里的明亮或黑暗区域:明亮而呈桔**的区域称为“大陆” , 几乎占火星总面积的六分之五;黑暗区域称为“海洋”,其颜色常随季节变化 。
火星南北半球之间有着令人惊异的不同 。就火星的地质史来说,南半部比较古老,表面崎岖而密布环形山 。这些环形山估计多半是在火星历史的早期(可能是最初的十亿年)形成的;北半部则以大的火山熔岩平原为特征 , 这些熔岩平原很象月球上的“海”,其中还有一些死火山 。北半部地势普遍比南半部低,环形山也比南半部少得多 。火星表面的高低差别一般在 5~10公里左右 。火星的沙漠部分被红色的硅酸盐、赤铁矿等铁的氧化物以及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所覆盖,因而显出明亮的橙红色 。这些覆盖物均为较年轻的物质,可能源于火山或风化 。
火星表面上的地理特征,主要有:环形山和火山 。和月面相比,火星上环形山的数量要少得多,环形山边缘坡度平缓(坡度都小于10°),不象月面环形山能投射出尖尖的影子 , 这表明环形山曾受到严重的侵蚀 。环形山可以分为两种:火山成因的环形山和陨石撞击而成的环形山 。以地球表面的标准来看 , 火星表面的许多表面结构都算是巨型的 。如火星上巨大的盾形火山比地球上的大得多 。地球上夏威夷的冒纳罗亚和莫纳克亚两座火山加在一起直径约200公里 , 高出洋底9公里 , 而火星上最大的奥林匹斯火山直径约为550公里,高出周围地面27公里之多 。还有类似这样的大型火山,位于长达2000公里的塔西斯高地 , 这一地区比周围的北半球平原高出10公里 。火星的盾形火山在形状和结构上酷似夏威夷的盾形火山 。这些破火山口一度曾是熔岩的出口 。熔岩沿着火山侧面流下 , 形成从中心向四面延伸的呈辐射状的地形 。许多直径 100公里左右的处于不同保存状态的火山,它们分散在火星表面,大部分在北半球 。至于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最大的是海纳斯盆地,宽达1,600公里 , 深至少4公里 。南半球有些地区环形山密度同月球上明亮的高地环形山区差不多,推测它们形成的年代也差不多,为40~45亿年 。这些地区仍保留着古老的地表 。北半球的大多数地区由于熔岩流的不断覆盖,古老的地表已不复存在 。平原上的少数环形山是平原形成以后受陨石撞击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