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二 )


⒂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
⒃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 。藻,水草的总称 。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 , 夏季开黄花 。
⒄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
⒅也:是 。
⒆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 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 , 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
⒇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1]
白话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 (我)刚脱下衣服准备睡觉 , 这时月光从门射入 , (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取乐的人 , (我)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还没有睡觉 , 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3]
3创作背景编辑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 , 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2]
4作品鉴赏编辑
整体赏析
文章中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 。东月朗照 , 激发了作者的游兴 , 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 , 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 。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 。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 。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 , 寥寥数字 , 语言精练 。写庭下景色 , 用“空明”一词 , 毫无修饰,却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 。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 。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