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对自己的称呼有哪些( 十 )


小可 《水浒传》第 41 回:“小可不才,自幼学吏” 。
小生 孔尚任《桃花扇》:“小生姓侯,名方域,表字朝宗” 。“小生”是读书人的自称 。
小老 《儒林外史》第 3 回:“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 。“小老”是老年人的谦称,又说成“小老儿” 。《儿女英雄传》第 8 回:“公子,你折杀小老儿了” 。
卑人 元高明《琵琶记》:“人之孝者亦多,卑人何足称孝?”“卑人”犹言鄙人 。
卑微 《伍子胥变文》:“今乃不弃卑微,敢欲邀君一食” 。
鄙人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也可自称“鄙”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鄙为崔氏妻,二男一女” 。
鄙夫 东汉张衡《东京赋》:“鄙夫寡识 , 而今而后,乃知大汉之德馨 , 咸在于此” 。
老奴 《新唐书?李辅国传》:“老奴死罪,事郎君不了,请地下事先帝矣” 。“老奴”作自称,限于臣仆 。
鄙臣 《晏子春秋?谏上》:“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 。”“鄙臣”犹言小臣 。
鄙生 明陈子龙《上石斋师》:“二者必有所审 , 无俟鄙生之忖度也” 。“鄙生”为学生的自谦之称 。
鄙老 《晋书?王接传》:“求贤与能,小无遗错,是以鄙老思献所知” 。“鄙老”是老人的自谦之称,犹言“老朽” 。
老朽 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义兼重,非老朽所敢当” 。
不佞 《国策?赵策二》:“不佞寝疾,不能趋走” 。
老拙 宋人陶 《清异录》:“老拙幼学时,同舍生刘垂 , 尤有口才” 。不才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何以更辱馈遗 , 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不才”意为没有才能 。
老鄙 张隐《文士传》:“老鄙相闻,饥渴甚矣” 。
老仆 《史记?魏其武安俟列传》: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 , 宁可以势乎?”
贱人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三韵》:“文人试静听,贱人请具陈” 。不肖 明归有光《祭外舅魏光禄文》:“重以不肖连赛困顿” 。作兼称 , 多用于父母死后 。
贱士 清龚自珍《暮春以事趋圆明园》:“期门嘱威武,贱士感蹉跎” 。“贱士”为读书人自谦之称 。
不孝儿 林觉民《与父书》:“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 。
贱臣 《韩非子?存韩》:“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荆” 。“贱臣”是在君主或上司面前的自谦之称 。
婢子 《礼记?曲礼下》“自世妇以下 , 自称曰婢子”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 。杜预注:“婢子,妇人之卑称也” 。奴 南唐李煜《菩萨蛮》:“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奴”作为自称的谦词,通常用于女性,偶尔也用于男性 。古代一些少数民族臣下在其主子面前也自称“奴” 。明清两代宦官及清代旗籍官员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