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对自己的称呼有哪些( 八 )


15、北方有侮臣者 , 愿借子杀之《公输》——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能借助您的手把他杀了 。句末的“之”就是代词,代替“侮臣者”,相当于“他” 。
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译为“自己”之意 。例: 1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桃花源记》——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自”便是自称“自己” 。17、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论语》——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字也同上一样,指“自己” 。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例: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
《论语》——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 , 就怕自己没有才能 。这里的“人”字 , 即旁称 。
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现在人家有大功却要击杀他,这是不道德的 。
“人”字旁称“人家” 。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 , 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之用,一般译着“您、您老人家,他老人家”之意 。
例: 20、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微薄的力量,还不能削平像魁父那样的小土丘,又能把太行、王屋那两座大山怎样呢,句中的“君”便是愚公之妻用来尊称愚公的,相当于“您” 。21、子何恃而往?《为学》——您凭什么去呢?“子”便是对对方的敬称 , 相当于“您” 。
22、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况吗? 2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您说你事务多,谁像我呢? 24、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公输盘说:“您老人家有什么见教呢?” 25、足下事皆成 。《陈涉世家》——您的事业都会成功 。
古代的自称有很多,有以代词称的 , 如余、予、吾、愚、某、我等等 。还有以代词“之”、“其”来反称自己的,例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君将哀而生之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有时自称还用不定代词,如“某”,例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某启 , 昨日蒙教” 。有时在自己的姓后加“子”或直道自己的姓名,如欧阳修《秋声赋》中有“欧阳子方夜读书” 。
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 。谦称都属于自称 。
还有自称"愚"(选自<<出师表>>)"在下""朕""末将""微臣""小人""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