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四十岁以后,最通透的活法,是学会归零

杨绛:四十岁以后,最通透的活法,是学会归零
文章图片

将一切归零 , 人生才能焕发不一样的可能 。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 火萎了 , 我也准备走了 。”
2016年5月25日 , 杨绛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
百年光阴里 , 她是“最贤的妻 , 最才的女” , 是“中国最后一位先生” , 是无数青年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
作家黎戈说 , 杨绛身上有一种“哑光却不暗哑 , 低调却不哽咽 , 醇香却不刺鼻的品质 。
它像北极光:明亮、坚韧、耐寒 , 在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 。”
战火硝烟 , 她遭受过;平安顺遂 , 她体会过 。
天人相隔 , 她经历过;幸福美满 , 她品味过 。
【杨绛:四十岁以后,最通透的活法,是学会归零】面对人生的起落无常 , 杨绛说:“我是一个零 。”
简简单单一句话 , 道尽了她内心的从容与智慧 。
人生下半场 , 最通透的活法 , 是学会归零 。
01
情绪归零
人到中年 , 十有九难 。
生活的鸡毛蒜皮 , 工作的重重压力 , 人情的烦扰无奈 , 无不让我们筋疲力尽 。
但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 , 并不是事情本身 , 而是我们遇事时的情绪和心境 。
杨绛和钱钟书年轻的时候 , 忙于创作 , 便找来保姆阿菊 , 帮忙分担家务 。
阿菊性格大大咧咧 , 做起事来也毛手毛脚 , 时常犯错 。
有天傍晚吃饭的时候 , 阿菊因为不小心打翻了油瓶 , 造成不小的火灾 , 灶台上的火苗 , 快要窜到房顶 。
杨绛闻声赶到厨房 , 眼疾手快拿起洋瓷罐往火源处一盖 , 才熄灭了火势 。
原本杨绛是有点生气的 , 可情绪平定 , 又觉得:火已经灭了 , 不如不大事化小 , 小事化了 。
之后 , 她借着这个机会 , 和阿菊促膝长谈了一次 , 帮阿菊改掉了粗心的毛病 , 这才皆大欢喜 。
试想一下 , 如果当时杨绛没能克制住情绪 , 一味责怪阿菊 , 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不光烧糊的饭菜回不来 , 还会让彼此之间心生隔阂 , 得不偿失 。
《庄子》中说:
人莫鉴于流水 , 而鉴于止水 , 唯止能止众止 。
意思是 , 人的心情不能像流水那样多变 , 而要像止水一般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