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老”的情调

“知老”的情调
文章图片

假如某一天 , 碰到一位朋友 , 他叙述了一件新鲜事 。不久 , 又碰到了他 , 他不但重复了那个话题 , 而且还以为是第一次对你讲述 。然后 , 隔了若干时日 , 你很不幸地又從他的嘴里 , 第三次、第四次听到那件事 , 他还欣欣然地以为你从未听他讲过 。这就是说 , 不知不觉中 , 他“老之将至”矣 。大概 , 这也算得上测试一个人是否衰老的小方法 。
老 , 是不可避免的 , 总有生命的华彩乐章不再 , 尾声和弦开始响起的桑榆暮景 。在文学上 , 大部分人都是如此这般地进入创作的迟暮之年 。有的虽然能够写到最后一息 , 但那种写 , 只能表明他还健在 , 并不等于他还拥有创造力 。像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显克维支、高尔斯华绥 , 晚年的作品就大不如前了 , 斯坦贝克先生甚至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 。没有永不枯竭的井 , 只有称得上天才的大师 , 才能像列夫·托尔斯泰那样 , 愈近晚年 , 愈进入创作的巅峰状态 。他的《复活》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一样 , 奏出了他们个人有史以来的最强音 , 也成为文学史和音乐史上的不朽盛事 。
能够得到这种历史宠遇的天才 , 极为罕见 。大多数人难逃“新陈代谢”这一永恒的宇宙定律 。往往在不知不觉间 , 就老了起来 。先是腿不得劲了 , 后是腰不管用了 , 再以后 , 说话啰唆了 , 吃饭不香了 , 视力衰退了 , 记性变差了……于是 , 秋风落叶 , 便进入了人生之冬的老年期 。
文学生命岂能例外?绝大多数作家也很自然地有其衰老的过程 。一旦下笔力不从心 , 一旦到了写不出什么作品的时候 , 也就放下笔来 , 推开稿纸 。此所谓见好就收 , 适可而止 , 画一个创作的句号 , 把场地让出来 , 由年轻人去演绎新的篇章 。
但是 , 也有些“盛名之下 , 其实难副”的文人 , 不甘心退出 , 难忍受寂寞 , 求风光之久远 , 有恋栈的贪心 , 折腾自己不算 , 还要折腾别人 。
作家老了 , 文思消失 , 写不出什么作品 ,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新陈代谢”的规律 。如果 , 还不乐天知命、安度晚年 , 必然会像海明威在《非洲的青山》里对上世纪30年代一批美国作家的评价一样 , 他说他们中间有些人 , 完全变成了不合时宜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