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家里的老大吗


鲁迅是家里的老大吗

文章插图
鲁迅(1881-1936)
周作人(1885-1967)
周建人(1888-1984)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 , 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罩了劳觯?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 , 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
鲁迅 一八八八年 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 , 母太夫人询其何故 , 答曰:“为妹妹啦 。”
【鲁迅是家里的老大吗】鲁迅十三岁那年,一连串打击突然降落到他的头上 。首先是祖父周介孚,不知怎么昏了头 , 替亲友向浙江乡试的主考官行贿赂 。他专程跑到苏州,派跟班向那主考官递了一封信,内夹一张“凭票发洋银一万元”的字条 。主考官与他相识,本来大概是会收下的,但那天副考官恰好在场,他便将来信搁在茶几上,先不拆看 , 不料那副考官非常健谈,说个不停,送信的跟班在门外等得急了,大嚷起来,说收了钱为什么不给回条,这就把事情戳穿了,主考官只好公事公办 , 报告上级 。按清朝法律,科场案是大罪 , 立刻就要把周介孚抓进牢去 。周介孚自然躲起来,但清廷捕人有个规矩 , 抓不到本人,就要抓家里的其他男人,于是鲁迅兄弟几个,也不得不往绍兴城外皇甫庄的外婆家避难 。可这样躲来躲去,总不是长久之计,周介孚只好投案自首 , 关进了杭州监狱 。他是这一家的顶门柱,他一倒 , 整个家就垮了 。
头一劫还没过去,第二劫又来了 。周介孚入狱的第二年,周伯宜突然吐血 , 此后几经波折,病情时缓时急,终于在鲁迅十五岁那一年,留下寡妻和四个孩子,撒手归天 。与这丧父之痛一起降临的,是周家的急剧贫困 。祖父人狱,断了官俸,还要不时往狱中送钱;父亲一病三年,请的都是城里有名的中医,单是出诊费 , 一次便是一元四角,隔日便要来看一次,怎么负担得了!虽说还有几十亩田,租谷却仅够日常开销,再要筹措费用,就只有典当旧物了 。一份人家,弄到不断去跨当铺的高们坎的地步,这败落也就相当彻底了 。
周围的人全都变了脸 。在皇甫庄,大舅父家的人竟称鲁迅他们是“乞食者” 。大舅父家是外姓人,变脸也就算了,同住在新台门一座院宅里的本家亲戚 , 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 。昔日赶前赶后,恭恭敬敬的,现在侧目而视;过去笑脸相向,亲亲热热的,现在冷眼相投 。对小鲁迅不无恶意的流言,也在院中传播开来 。至于各房聚议,要将坏房子分给鲁迅家,更是公然的欺负了 。自家人尚且如此,城中一般市民就更不必说,无论出当铺,还是进药房,路旁闲人的指指点点 , 轻蔑讥笑,犹如讨厌豹苍蝇,一路跟着鲁迅,直送他跨人自家的房门 。就是自己家里的人,也变了样 。周介孚的脾气本来就不大好,从狱中放回家后 , 更是变得苛刻暴戾,动不动就会破口大骂,一边骂,一边还要把自己的指甲咬得嘎嘎作响,这叫鲁迅他们见了,会觉得多么可怕!甚至平素温和的周伯宜,也变得喜怒无常,酗酒,吸鸦片,无缘无故就会把妻子端来的饭菜摔出窗外,脸色还那样阴沉,使人不敢问他一声“为什么” 。说起来这也不奇怪,亲戚本家也好,邻居路人也好 , 他们过去对周介孚一家的恭敬,又有多少是出于本心呢!你既然倒了霉,不再是官老爷了,也没有什么再能给我了,我凭什么还要再恭敬你?鲁迅周围的那些变脸者 , 不过表现了人性的另一个侧面罢了 。至于祖父和父亲的精神病态,更是人遭受挫折,无可挽救之后的常见现象、同样也表现了人性的脆弱的另一面 。但是,这样的道理,十多岁的鲁迅不可能想明白,他对这一切变化的感觉只是一个:非常强烈的震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