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淡雅悲伤的诗词

1、《立春歌》
日本·纪贯之
浸袖水成冰
今日立春迎东风
风吹冰可融
[原文]
袖ひちてむすびし水のこぼれるを春立つ今日の风やとくらむ
白话释义:洗衣服的水结成了冰,今日立春迎来东风,风吹来冰就会融化了 。
2、《三月末山行见花落溪流歌》
日本·清原深养父
花乘流水传春信
匆匆入山来访春
奈何春已尽
[原文]
花散れる水のまにまにとめくれば山には春もなくなりにけり
白话释义:花落水溪缓缓流过,传来春天的感觉,匆匆进入山林来问候春天,奈何已是暮春 。
3、《初春歌》
日本·壬生忠岑
人说春已莅
未闻黄莺声声啼
缘何有春意
[原文]
春きぬと人はいへども莺の鸣かぬかぎりはあらじとぞ思ふ
白话释义:人们都说春天到了,没有听见黄莺的声声啼鸣,怎么说有春天的感觉 。
日本淡雅悲伤的诗词

4、《咏水边梅开》
日本·伊势
春江流水梅花映
水中折花影
徒令衣袖湿泠泠
[原文]
春ごとにながるる川を花と见て折られぬ水に袖やぬれなむ
白话释义:春天的江水倒映着梅花,在水中折花的影子,只白白使衣袖湿淋淋 。
5、《观邻人家樱花初开而赋歌》
日本·纪贯之
今岁樱初开
只愿樱花知春来
不知花易衰
[原文]
今年より春知りそむる桜花散るといふことはならはざらなむ
白话释义:今年樱花初开放,只愿樱花知道春来了,不知道花也容易凋谢 。

日本文学的特点? 日本文学的特征--日本唯美文学 从源氏物语到川端康成,日本唯美文学发展的历程 从源氏物语到川端康成,日本唯美文学发展的历程作者川中岛秀明从叶渭渠先生的研究得知,日本传统美学的特色就是物哀与幽玄,从八世纪的《万叶集》,到十一世纪的《源氏物语》,都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的追求 。
特别是《源氏物语》,对后世日本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美丽的日本,我》中讲到的:“这些作品构成了日本的美学传统,影响乃至支配后来八百年间的日本文学 。
尤其是《源氏物语》,从古至今,是日本小说的顶峰,即便到了现代,还没有一部作品及得上它 。
《源氏物语》问世几百年来,日本小说无不在憧憬,悉心模仿” 。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字不详 。
因其长兄任式部丞,而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衔为名,以显其身份,所以称为藤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才改称紫式部 。
作者生率年月不详,普遍认为是生于978年,死于1015年 。
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 。
作者因此自幼得以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 。
她曾给一个官吏做过小妾,后守寡,依赖父兄生活,寡居十年后,进宫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读女官,因此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深厚的文学修为再加上作者的细腻和敏感,当然还有从《长恨歌》中得到的借鉴和启示,使得作品对当时日本贵族的淫逸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事的描写全面而深刻 。
全书共五十五回,近百万字 。
故事涉及三代,历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 。
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下层贵族、宫妃、侍女及平民百姓 。
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妃、诗女的种种爱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纠葛事件 。
小说以当时日本的权力中心,平安王朝的宫廷为背景,却并不描写多少皇家气派,由人心理活动入手,行文之间充满了纤细、清雅而幽怨的情调 。
虽然也描绘了很多宫廷权力斗争的场面,但是最着重的还是那一段段华丽而哀伤的爱情 。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是同类型的小说,红楼描写的宏大场景与人心鬼蜮的描写远胜物语,但是在人物塑造和情感描写上,物语则要比红楼更加深刻而接近真实 。
日本的文化在八世纪和当时的唐朝很接近,但是在这之后有着独特发展,由哀婉纯真的《万叶集》透出的传统日本式唯美,在源氏物语中被继承下来,更在其中添加了属于平安王朝的奢华色彩和无常的朦胧,真正是王国维所言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到了有有我,有无我的境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