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汕民居的诗句有哪些?

1:春池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鶑酒、冬吟白雪诗: 。
2:银湖院后虎耳草,金石宫前龙眼花

潮汕“红桃粿”,进来说? 主料粳米粉、糯米饭、香菇、虾米、鸡内脏、花生仁、生蒜配料味精,胡椒粉、鱼露做法把糯米饭、切成丁的湿香菇、虾米、切成丁的鸡内脏、炒香去外衣的花生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锅爆香,调入味精,胡椒粉、鱼露,即成红桃粿馅 。
粳米粉冲开水做成红桃粿皮,把红桃粿皮搓成长条,捏一小块,压成圆薄皮,包上馅,然后用粿印印出,上蒸笼蒸熟即可,也可在吃前略微用油煎香 。
名家点评潮州民间习俗,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产户都要做红桃粿、酵粿、白饭桃 。
红桃粿、酵粿做完后,要放在祖宗灵位前祭拜,白饭桃则只是拿来吃,那是因为潮州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故取其“发”的好意义 。
红桃粿的原料、制作方法和白饭桃完全一样,只不过在水磨粳米粉蒸熟后要冲开水的时候,开水中调入一点玫瑰红的食用色素,使做成的粿呈粉红色 。
过去潮州人做红桃粿时,有时往开水中调入一种叫“红花末”的色素,“红花末”所含化学成份,吃后对身体稍有不利,所以我们提倡使用食用色素,且要限量使用 。
备注粳米粉在冲开水之前,一定要先上蒸笼蒸熟,否则红桃粿的粿皮不爽,吃的时候会粘齿 。
关于潮汕民居的诗句有哪些?

潮汕民居的特点明安里位于潮阳区西北二十公里处的铜盂镇洋美村,是近年来由旅港企业家吴镇明先生捐资兴建的一处规模壮观的潮汕民居,坐北朝南,背负苍翠的铜盂小北山,前濒练江,现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
明安里既作为铜盂洋美村吴氏族人供奉祖先进行祭祀活动的祠堂,又是潮阳旅游一处新景点,两者功能合二为一,这是明安里的一大特点,可谓是新千年潮汕民居的杰出代表 。
潮汕民居的建筑形式,就是潮汕传统文化的缩影,最能体现潮汕地区的特色和时代特点,传统潮汕民居的基本建造单元有“下山虎”(也叫跑狮)、“四点金”和“驷马拖车”几种形式,其装饰有两个特点:一是装饰的类型多,主要有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嵌瓷和彩画;一是装饰部位广,石木部件、门窗户扇、墙头屋脊、外墙檐下……都可以装饰 。
明安里的主体建筑以“玉声家祠”及其后库为主轴线,由八座“四点金”对称合抱,故俗称为“九龙吐珠” 。
整座建筑群外观呈方形,四周围墙,入口龙虎大门、长廊、照壁、池塘(也叫“兜池”)、花圃、广场绿地、通道,主体“九龙吐珠”建筑群布局相宜,空间变化韵味错落有致,以庭院相隔,长廊相连,组成了外封闭、内开放的院落式建筑群,采用抬梁式、硬山顶、封火山墙结构,建筑屋顶以灰木琉璃瓦结构格局,是潮汕典型的民间宗祠建筑,既体现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潮汕民居建筑的鲜明特色,整座建筑群就像一件大型精美的工艺品,让我们从各景点中欣赏吧! 明安里的龙虎入口大门,为典型的潮汕民居凹肚的石门楼,体现了潮汕民居建筑风格和气派,富丽而庄严,显示了中国传统礼仪的规范 。
正中是现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所题的“明安里”门匾,两侧的“明泰鸿图宏展,九龙拱福星;安德世泽欢聚,八骏迎吉祥”门联则由原中国美协党组书记王琦题书,和盘道出了明安里这座艺术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一篇精辟导游词的开场白,门楼的顶端和屋脊还用潮汕地区特有的嵌瓷工艺作为装饰,这种华美艳丽的门面,具体地体现了潮汕地区人们的文化取向 。
入门从左侧通道来到了一条笔直如线的长廊,只见照壁上刻着历代九十八位状元的墨宝 。
状元是古代科举“学而优则仕”杰出代表,能把诸多名家如椽巨笔会聚一处,各领风骚,实在是天造地设难能可贵,加之影印精确,刻工细腻,令观者抚碑而立,置身于碑廊,宛若漫步在书法历史的长廊中,使人感受到中华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自二OO五年春节开放以来,深受海内外游客的赞赏,这归功于设计者吴国龙先生的匠心独具,打破潮汕传统在照壁上塑麒麟等吉祥兽的理念而建成的,难怪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鉴赏家单国强先生观后感叹称:“这可谓是中华大地始创,因而,这又大大地提高了潮汕民居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档次 。
” 经广场绿地通道来到了主体建筑“九龙吐珠”的中间,以“玉声家祠”及其后库为中轴线贯穿上下,共有八座“四点金”分布左右两边,迎合潮汕宅居尚“中”的理念,这是儒家正统观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上的体现,在中华文化道德里,对外主张“中和”,对内讲“中平”,做事尊“中庸”,做人要“中正”,“玉声家祠”是整座建筑群的核心,门匾“玉声家祠”由现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先生题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