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叶嘉莹先生的书( 二 )


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录说话四家: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 。

【有关叶嘉莹先生的书】

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 。
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 。
说经,谓演说佛书 。
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 。
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 。
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
其中第四家为“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 。
”说三国故事应属于这一类 。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汇集了唐宋流传的三国故事,特别是小说者所讲“一朝一代故事”之讲稿材料,是经过无数次增饰修改而成的作品 。
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话三国志》虽是元代产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说话人的手稿 。
说话材料如何成为话本小说?大概说话人起初靠口耳相传,不靠文本,但口耳相传,容易忘记,故事越增饰,则内容越繁复,越不易记忆,唯有利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免讲说时遗漏 。
文字记录不断整理,则篇幅越来越大 。
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会较为简单粗糙,后来的整理增订本可能较为繁富复杂,但删节本却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钞写流传出去,因为由不同的艺人或文人各自润色演绎,同一故事稍后可能出现众多不同的版本 。
这里举一两个例子说明 。
现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间(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一般简称《三国志平话》,原作者姓名已佚,学术界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的底本 。
这个本子现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一百三十八页,每页上下两栏,左右两页合起来,上面为一图,下面为文字 。
说话人拿着这个本子,看图览字,可以口沫横飞,随机敷衍 。
这不一定是说话人的初稿,却是一个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较为简单粗糙的特点 。
另外一个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题为《三国志故事》,上图下文,三卷,不题撰人,也属建安书坊刻本 。
虽然上、中卷首行题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
有关叶嘉莹先生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