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首古诗词,并说说推荐理由

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这首词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作品从大的方面取景,较少琐碎的描述 。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 。使斑斑点点的思绪在博大景物的渲染中,变轻,变淡 。表现出冲淡,自然,不事雕琢,了无痕迹的词风 。为时人和后人们所称颂和喜爱 。追问不要学过的!

评价这些诗词的好坏.要说出理由啊 呵呵……因为我是不喜欢票选的,所以就没参赛 。
看了“红楼金庸仙剑迷”的评论,觉得应该站出来为"诗词歌赋"里爱写藏头诗的朋友说几句公道话.看了这九首诗,我能感觉得出来参加比赛的选手是用了心的.虽然有的诗作比较稚嫩,平铺直叙,有的诗作起承转合处比较牵强,但是,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上佳之作.先不评诗了,我觉得下面我要说的话,比评诗更重要!我想,“红楼金庸仙剑迷”这位朋友可能很少作藏头诗,或者是根本不作藏头诗.她不知道藏头诗是一种随意性的诗体,并非近体诗,也并不讲究平仄,然而,她就这个平仄问题将很多朋友的诗作大肆鞭笞了一通.她叫朋友们去看,恩,我也想叫她去看看"百度百科"里的词条"藏头诗"是怎么解释的.这就象街边的小店请人品评菜式,她尝了几口,就拍着桌子,骂骂咧咧,曰:"怎么没有燕窝鲍鱼,满汉全席?什么?没有!我砸了你这破店,没有燕窝鲍鱼你开什么店"“红楼金庸仙剑迷”你是什么态度?读了几年书,觉得天最大,你第二?按你这样的性格,估计现实里也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主,才跑到网络上给别人填郁闷.网络这么大,中国水平高的人这么多,能评论的人多了,也见过一些高人的评论,人家可是只讲作品的优劣,不会叫别人"请远离诗歌!不要用诗歌装深沉!"我想请问一下,你有什么资格叫别人"请远离诗歌"?!还是觉得天底下只有你一个人才有资格吟诗作赋?!"不要用诗歌装深沉!!"===你又有什么证据表明其他朋友是用诗歌装深沉??!!请大家容许我多句粗话,你TMD什么玩意!附庸风雅并不可耻,时至今日,我觉得这已经可以算是一个褒义词了,因为附庸风雅的人越来越少,风雅也愈发的难能可贵.我相信每个风雅之士都是先由附庸风雅开始,才渐渐地风雅起来.附庸风雅的人,其实都是有一颗热爱美丽的心.其实,爱诗词的朋友,水平不高没关系,可以看书学习,可以向水平高的朋友请教.为什么中国的诗词渐渐没落,就因为中国还存在你这样的人,半瓶子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恶毒的言辞,一旦有人因为兴趣写点东西,象你这样的人就开始大肆抨击,特别是喜欢拿平仄作文章,因为很多初学者都对平仄头疼,你就一副专家的样子,点评几下,再骂几下,满足你那阴暗的心理.你这样的人,其实就是中国诗词的罪人!因为你扼杀了很多原本可以成长的后备人才!我们可以想象,会有很大一部分朋友因为今天你这样恶毒的,貌似专家的评语,从此不敢写诗.最后送你一句话,小朋友,想学作诗,先学做人.不明白的话,回家问你爸妈去!
推荐一首古诗词,并说说推荐理由

写出咏牡丹的诗句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木末:树梢 。
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颜色都近似荷花 。
唐·王维《辛夷坞》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晚发:花开得晚 。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 。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 。
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篔筜:大竹名,节长而竿高 。
踯躅:即羊踯躅,杜鹃花科,春季开花,花红黄色,鲜艳夺目 。
唐·韩愈《答张十一》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
南朝陈·徐陵《侍宴》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
唐·骆宾王《晚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芙蓉:荷花 。
唐·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叶不没于水 。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