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和意思( 五 )


至于那些格律之类,知道就可以了,不必拘泥,真正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他心底流出来的,比如李白……葛老师特别推崇李白,于是理所当然地,我也爱上了李白 。
我尤其迷恋李白之死———为了捞取落在水里的月亮 。
我想我将来要是当上了诗人,至少也得为摘取天上的星星而死 。
为了我的李白之梦,我攒下零花钱买了一些诗词选本,如《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之类,一首一首挨着背 。
就跟九十年代的少女戴着耳机学阿妹的歌似的 。
所不同的是我永远也学不会 。
葛老师说的“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总是到达不了 。
但古典诗词由此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
这世界远离周围的“阶级斗争”氛围,远离我少女时代的种种烦恼 。
我读着、背着,惊讶那些通晓明白的字句间,竟有如此美景、如此浓情、如此深沉的思想和哲理……我们几千字几万字讲不明白的东西,古人几十个字就讲透了,而且还押韵,还朗朗上口 。
难怪它们能经受千百年的时间淘洗,而一代一代的孩子就背着这些诗长大 。
我们死了,可是诗词还活着 。
我想,它们要活到什么时候呢?也许要到太阳毁灭,地球不再转动为止 。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多么骄傲的事啊!但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
那时我已考入本校高中,喜欢李白的葛老师也不再教我们了 。
因为在课堂上宣扬“封资修”,葛老师被戴着红袖章的学生揪出来,站在操场上的太阳底下弯着腰低着头接受批斗,还要唱:“我是牛鬼蛇神,我是人民的罪人……”唱得满头大汗淋漓 。
我远远望着,欲哭无泪,真想冲上去救他,但是没这个勇气...
给我一篇语言华丽到极致的文章,有意义的,800字以上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
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
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晶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
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
《李凭箜篌引》是一篇描写音乐的佳作,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起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 。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
李凭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
李贺这首歌行体的诗作想像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尤为出色 。
全诗可分为三个段落 。
第一段为前四句 。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这四句先声夺人,意象突兀奇险,听者首先被李凭精湛的演奏技艺惊呆了,一刹那间,仿佛失魂落魄 。
李凭在明净清远、秋高气爽的境界中演奏,“高秋”既点明了演奏时间,又写出了演奏环境 。
“张”宇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
“空山凝云颓不流”紧承上句,写音乐效果,空旷山野上的流云听到这夺人魂魄的乐声都为之凝神驻足、忘记了流动 。
“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前者饱满,后者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 。
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如此震撼人呢?“江娥啼竹素女愁”巧妙地点出了音乐表情:“愁” 。
如长堤决口的高潮过去之后,幽怨低回的情绪延展开来,仿佛湘夫人对竹挥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仿佛善鼓瑟的神仙素女愁容满面 。
此时,音乐的节奏中才有了一个小小的间歇 。
诗人趁此机会交代了演奏者的情况:原来是李凭在国都长安城弹奏箜篌 。
第二段为中间四句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这四句是乐曲发展的第二个段落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直接描写音乐的音色和表情 。
“昆山玉碎凤凰叫”描写音乐时而清脆激越如昆山上的玉石碎裂,时而空灵哀婉如凤凰的叫声 。
昆仑山自古以来就被叫做“玉山”或“群玉之山”,用“昆山玉碎”来形容乐声,表现乐声极其激昂·,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切的气势 。